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人才外流 擔憂但不必畏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2 00:28:02  



  二,中國的高等教育經過30年的改革,與世界緊密接軌,人才的培養與使用,與世界各個先進國家的差別越來越小。與之同步,中國人的文化素質也得到世界公認,學成之後留在居住國的機遇大增。而且,很多人在居住國的工作,主要與中國事務有關,與中國關係密切。所以,不可能出去多少人,就回來多少人。

  三,超過70%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了移民海外,但是相當一部分獲得所在國居住身份之後回到中國尋找發展機遇,投資、任職,身份在海外,人在中國。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四,同時要看到,在中國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的時候,非華人的外國人才也向中國流入,越來越多。中國人才與世界人才的雙向流動大趨勢已經形成。人才國際化,這是全球化的必然。

  當然,上面幾個客觀因素的陳列,並不是要為中國掩飾什麽,只能説明情況的複雜性,不是可以隨便下結論的。除了這些客觀原因之外,中國自身存在的不利吸引海外人才回流的問題與缺陷,是需要嚴肅正視的,是需要加以改正的。

  社科院的報告說:“中國留學生之所以留在了國外,主要是因為國內在收入、就業機會、工作條件、研究設施和生活水準等遠遠落後國外。”事實正是如此。中國畢竟不是發達國家,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吸引人才的障礙很多,需要在發展中解決。舉例說吧,僅僅國内要實行計劃生育這一條,就使得很多人留在國外生兒育女等一等再説。但是,中國不可能為海外回歸人才去除計劃生育這一條吧?也就是說,一些結構性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但是,不是說中國政府就可以袖手旁觀了,可以無爲而治了。相反,要作出千倍百倍的努力,克服千難萬難,盡一切可能去創造條件,去吸引人才回流。

  為鼓勵和吸引留學生與專家們回國效力,中國政府3月通過了《關於建立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綠色通道的意見》。該文件規定,科研、工程技術、金融、管理等緊缺領域的專業人才將不再受到戶籍制度的約束;海歸還將獲得低息貸款及高薪收入;其子女也享有被國內重點大學優先錄取的特權。國家人事部甚至呼籲建立一個“人才安全報警機制”,以監測移民出國情況。

  這是重要的軟環境的改造,這一改造,已經為海外人才回歸掃除了不少的障礙,但是遠遠不夠。我們相信,中國只要堅持改革開放,深入下去,越來越多的人才將從海外回歸,從異國來到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