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吳經國回憶北京申奧 披露“一票之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1 21:13:52  


吳經國當年和何振梁並肩戰鬥。
北京贏了。
  吳經國,祖籍蘇州,1946年生於重慶,曾就讀于台灣東海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建築學院、利物浦大學。1988年任國際奧會委員,並擔任台北奧會副主席。他親眼見證了中國申辦奧運會從兩票惜敗到夢圓莫斯科的整個過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吳先生懷著強烈的民族情感,排除“台獨”勢力的干擾,兩次投下贊成票,為北京申奧成功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1 民族利益決定手中一票

  自北京提出申辦2000奧運會的決定後,中國奧會副主席、國際奧會委員何振梁及秘書長魏紀中、副秘書長屠銘德,于1993年來到台北,並親自前來拜會,希望能獲得我的全力支援。那天何振梁來到我的辦公室,島內媒體蜂擁而至,將我與何振梁團團圍住,他們希望知道我是否會支援北京。我深知這個答案的敏感度,心中早已盤算該有怎麼樣的回應。我向媒體的公開回答是:“我這一票的考量有兩大因素,第一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第二是為了奧林匹克發展的利益。”環顧當時島內政治環境的敏感、複雜,如果直接道出我所支援的對象,實非明智之舉,而客觀地提出我投出這一票的前提條件,自認不失為處理這個棘手問題的好辦法。

  但私底下,我與何振梁曾就整個申辦城市的票選與競爭態勢做了相當完整的溝通和說明,我以客觀身份向他全盤分析國際奧會委員們的背景,以及可能產生的不同投票行為;並建議我們兩人應作不同的分工,共同努力讓北京順利獲得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另一方面,台灣島內卻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來看待這起事件。島內的一位商界領袖因為要開拓澳洲商機,曾經和澳大利亞總理會晤;澳方也積極通過這位商界領袖與政界的關係,希望促成台灣當局表態支援雪梨申辦2000年奧運會。後來,我赴澳大利亞開會時,經由澳洲人士獲得一項重要資訊,那就是一封由該商界領袖寫給澳大利亞總理的信函,信中內容讓人明顯感受到當局對於北京申辦奧運會的立場。

  由於國際奧會委員代表國際奧會獨立行使委員權利,我們的誓約當中最重要的一段話,即“不接受任何政治、宗教、種族與商業利益給予的壓力”。換言之,我這一票必須本著良知,以自己最忠實的想法作最好的判斷。因此,我雖然已經意識到當局對此事的態度,但我堅持謹守1988年當選為國際奧會委員時的誓詞,並未因為當政者的意願有所影響。

  台灣當局也在9月初作出公開聲明:“北京申辦奧運會,臺當局立場認為其所具備的條件並不成熟,可是投票是由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個人決定,當局會尊重他的權利與決定。”

  2 難忘蒙特卡羅決戰

  1993年8月中旬,中國在新疆羅布泊湖進行氫彈試爆。8月下旬,日內瓦聯合國人權會議即在美國的主持、策動下,對中國人權問題發起抨擊。形勢和局面顯然都不利於北京。

  當年9月17日,我前往200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決戰地摩納哥蒙特卡羅,出席該年的國際奧會年會。當時5個申辦城市代表和各國領袖雲集,德國總理科爾、英國首相梅傑、土耳其女總理德米雷爾、澳大利亞總理基廷和中國副總理李嵐清,都率領大批幕僚出席。每位國際奧會委員都受到各申辦城市代表的包圍與遊說,希望能夠給予支援。

  9月23日,決戰的日子終於到來。全體國際奧會委員依序進入會場,所有非委員以外的閒雜人等,全都必須離開會場。安全人員拿著精密電子儀器在會場各角落做地毯式的仔細搜索,目的就是要防止任何竊聽、電子設備將消息傳出場外,以確保選舉過程絕不外泄。

  由於會場內只剩下委員在場,發票、收票、計票等工作由委員們一手包辦,由資歷較淺的委員拿著投票箱走向各委員收票。按照國際奧會百年來的傳統,選票都是由委員以手寫方式將所支援的城市名稱寫在空白選票上,而且每一輪的選票顏色都不一樣,以作鑒別。一點都假不了。寫完後再一一投人票箱中,並交由計票委員進行開票、計票工作。但是當年的投票方式已從2000年開始改為電子投票了。

  3 痛惜北京兩票敗選

  第一輪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以6票首先遭到淘汰,德國柏林在第二輪中敗北,英國曼徹斯特在第三輪遭到淘汰。進入最後一輪決戰前,史瓦濟蘭籍委員突然以必須緊急趕回國內為由離場,原本在場的89名委員只剩下88名。投票結束後,由主持計票的塞內加爾籍委員穆拜將當選城市寫在一張卡片上,並放入密封的信封中,交給薩馬蘭奇主席。全體委員在預先指定的時間全都步上戒護嚴密的巴士,集體離開會場,被載往最後宣佈結果的小型體育館中。

  在這重要時刻,體育館會場內5個城市所有代表和支援群眾擠滿會場。等大家都坐定後,國際奧會執行委員、副主席陸續步上舞臺,最後出場的是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他從上衣口袋取出信封,當場撕開密封的信封。會場內鴉雀無聲。當薩馬蘭奇念出“sydney”,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由澳大利亞雪梨中選後,台下數百名雪梨的支援者在座位上又跳又叫,齊聲歡呼,相互擁抱,久久不能停歇。其他四個同場競逐的城市的代表們則顯得垂頭喪氣;尤其是北京的支援者,臉上凝重與沉痛的表情,與雪梨的興高采烈形成強烈對比。

  其實,我在最後一輪投票時,心中就有不祥的預感,北京這次極有可能會馬失前蹄。在倒數第二輪曼徹斯特失利,無緣進入決選後,其支援者一定都會倒向同是英聯邦成員的雪梨。果然,最後的票數是45票比43票,北京僅以兩票的細微差距敗北。

  分析北京失利的主因,關鍵在於競選末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決議,對中國人權問題橫加干涉,對北京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緊接著,聯合國人權大會于日內瓦召開,中國人權問題再度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一連串不尋常的動作,給北京申奧造成極大的困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