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人民幣加快升值 無助解中美磨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0 09:20:53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昨日中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突破七點六二關口,達到七點六一九五,連續五個交易日創新高,顯示近期加快升值的勢頭持續。由前年的外匯改革至今,在市場上人民幣已升值百分之六點四以上;今年來升值更有加快之勢,至今未夠半年已創過四十三次新高,升值近百分之二點五,而此前,年半時間只升值約百分之四。上周升勢尤為凌厲,創下了匯改以來單周的最大升幅:全周升約百分之零點五五,折合四百一十八個基點,超過了之前絕大多數月份的整月升幅。

  社評說,更重要的是了解這一輪升浪的背景。有人指這反映了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從香港市場的一年期不交收人民幣遠期合約折讓走勢,可見在去年末季及今年首季時,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大漲,但到了三月後卻已轉穩,五月至今甚至稍減,顯示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轉弱。何況匯市中間價仍基本上由中國央行管控,故近期升值可能是來自國際特別是中美關係的考慮,基本上反映政治因素。內地早有分析員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呈現保爾森效應:美國財長保爾森去年上任後至今年三月三次訪華,都使人民幣匯率衝破整數關口。近期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動,同樣可隱見兩國間交往的影子;五月下旬副總理吳儀率代表團往華盛頓,出席第二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前,人民幣兌美元便曾較大幅升值。其後匯價轉穩並稍有貶值,然後出現這新一輪大升,也很可能是為了給快將進行的中美半年度高層對話營造氣氛。

  令人關注者是,人民幣不斷對美元升值,是否會如八十年代日本一樣,走上了“廣場協議”之路。當時日本屈從美國要求而把日圓大幅升值,同時還出現了巨大的樓市、股市泡沫,其後的深度調整令日本經濟低沉了十多年。因此國內外不少有識之士均告誡中國,切勿重走日本當年之路。美國在匯率上對中國施壓確不遺餘力,上周財政部公布的半年度「全球經濟與匯率報告」,雖未把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但財政部長明言對人民幣升值過慢表示不滿。更嚴重者是由四位國會議員公布的一份新法案,要求美國政府通過世貿起訴中國,由操控人民幣匯率來補貼出口的行為。雖然布什政府對此不表贊同,但難保法案不會得到大多數票通過,令總統無從否決。因此,這類法案始終是中美關係上的心腹之患,對其威脅絕不能掉以輕心。

  社評表示,另一方面,中國目前採取的爬行升值匯率機制,對本身發展與開放固然不利,特別是可招惹更多國際游資炒人民幣升值和炒樓、炒股,也不能寄望可藉此安撫美國國內力主制裁中國的鷹派及保護主義者。事實上近期美國已出台了多項針對中國的措施,包括布什在捷克召開的「民主與安全會議」上演講時批評中國,並會見了疆獨分子熱比亞。日前美國商務部又宣布加強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總之,目前人民幣匯率機制,也如中美關係一樣,正面對嚴峻考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