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第四次中美戰略對話舉行 貿易和局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0 08:22:39  



  劉卿指出,在剛剛結束的中美經貿戰略對話中,中國已經做出了讓步,不僅百億美元在美採購,對一些領域也承諾放開。“此前我們的讓步程度是很大的,這也正是令中方惱火的地方”,劉卿指出,美方的做法對中美之前的合作進展所造成的影響完全是“逆向性的”和“不可理喻的”。

  “我個人認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申洪的語態雖然強硬,但表現出來的是中方的失望、遺憾和無奈!”中國WTO研究會理事陳泰鋒對記者表示。他認為,對於這種“國內法”的實施,中國是“無所作為”的。

  據瞭解,在國際貿易組織(WTO)的框架下,成員國的“國內法”是優先於世貿規則的,尤其是對於涉及軍事方面,世貿規則是不發生作用的。美國許多國內法規都與這份出口管制新規類似,如201條款和301條款。“雖然看上去違反WTO原則,但確實符合‘國內法’優先”,陳泰鋒指出,這實際上也是美國的一種全球霸權。

  美國的“深度”思考  難以擺脫的中國威脅感

  劉卿認為,美國此舉是布希政府的一個策略,是目前共和黨主導的政府為了下一屆總統選舉做出的鋪墊,也為了緩解民主黨在輿論上的壓力。但是,這種做法顯然與目的是相矛盾的。對華出口管制無助於減少貿易順差。

  “但美國國內並不會從經貿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削弱中國的軍事、科技力量,減緩中國軍事崛起的速度,被認為是更為重要的考量。今年年初,中國進行的防衛星試驗等軍事方面的進展,使美國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對華威脅的擔憂。“對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劉卿表示。

  “美國歷來對安全問題極為重視,這種民族危機感是這個國家明顯的特點”,陳泰鋒指出,對華出口產品設限的舉動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此間,中國曾做過多次努力,包括中國商務部曾發起同美方在中國進行溝通,希望美方能放鬆對華的出口管制,但結果令人失望。

  至於美中大幅貿易逆差的矛盾,劉卿表示,對美國來說,這個矛盾可以從金融、航空、服務貿易方面取得突破,在此前的第二次中美經貿戰略對話中,中國確實已對此做出不少讓步。

  “實際上許多問題來源於美國對中國威脅的擔憂,許多中國純商業化的問題會被美國理解為全球戰略的一部分,或者帶有某種政治目的。”因此,劉卿表示,在20日到21日召開的第四次中美戰略對話中,中國將會對此傳達中方的立場。

  雖然中美戰略對話主要討論政治議題,但劉卿認為將不可避免地提到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新規定的矛盾,並且中國將借此機會表達中方立場,要求美方給出積極的回應。陳泰鋒也表示,此事必將成為對話的內容之一,中國肯定會對此表態,即使新規定造成的矛盾已經無法挽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