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國內媒體炒作中國軍力威脅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8 11:53:48  


中國空軍蘇-27機群。
  最近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的《中國問題簡報》發表了一篇名為《西部守護神――中國新型機械化步兵師》(編譯 邢蓬宇)的文章。其實以專業角度來看,此文中的許多資料不僅僅是大錯特錯,甚至是缺乏基本的軍事常識。然而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就這麼一篇錯漏百出的文章竟然也能堂而皇之地發表出來。

  馬丁•安德魯何許人也?

  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的網站是這樣介紹馬丁•安德魯的――“曾經在澳大利亞國防軍服役28年,對於亞太事務的研究頗有心得,並擁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目前正在撰寫與解放軍作戰理論相關的著作。”

  作為詹姆士敦基金會的研究員,馬丁•安德魯將中國問題研究作為自己的主要方向,尤其是與解放軍作戰、編制、裝備相關的內容。他撰寫的相關文章包括《中國輕步兵的覺醒》、《解放軍的軍事理論關注中國在的中亞能源安全》、《戰區彈道導彈防禦和中國的“積極防禦”戰略》、《現代化的解放軍後勤》、《巨龍噴火:中國的力量投送》等。雖然在國外馬丁•安德魯被稱之為“中國軍事問題專家”,但是通過研讀他的文章,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很業餘。這是一個頗令人失望的結論。

  在美國,智庫不僅僅是單純的研究機構,它已經發展成生產和銷售思想的一大產業,是一個特殊的利益團體,聚集了許多政界、知識界的精英,通過智庫進入政界擔任高官已經是美國知識份子參與政治活動的一個主要途徑。此外,很多退休高級官員轉入智庫任職,繼續為國家政治出謀劃策也是智庫的一個主要作用。在眾多智庫中,詹姆士敦基金會也算得上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保守派智庫,尤其是它定期發佈的《中國問題簡報》,更是美國各界研究中國的一個主要視窗。因此,在一般人看來智庫的研究成果應該是嚴謹、科學,至少是符合實際的。

  然而在馬丁•安德魯的文章中,雖然並沒有過多的惡意詆毀、中傷中國的內容,但是其觀察問題的方法、角度,所掌握的材料都不符合嚴謹地科研要求。例如,在《西部守護神――中國新型機械化步兵師》一文中,他所列出的解放軍新型機械化步兵師編制基本上屬於胡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不只是馬丁•安德魯一個人,還有很多其他的智庫成員在涉及到解放軍的編制、裝備、訓練等問題上都是捕風捉影,胡亂猜測。這樣的研究成果是無法為美國政界制定對華政策提供積極的決策參考的。

  國內媒體“炒作中國”之風要不得

  由此我想到伴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時下全球都掀起了一股子“中國熱”,大小新聞凡是和中國沾點邊的都能吸引住讀者的目光,既然有利可圖媒體也就樂得挖空心思報導一些捕風捉影,甚至是胡編亂造的文章了。因此這股子“中國熱”不知養活了多少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

  雖說炒作的手段不甚高明,但外媒報道什麼我們畢竟是管不了的。應該反思的是許多國內媒體也緊跟這股歪風,以各種形式推波助瀾地配合外國媒體“炒作中國”。其主要手法無非有二:

  一者借批判之名行炒作之實,最明顯的就是對“中國威脅論”的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本就是謬論,即便在國外此觀點也不是主流,但是反觀我們國內的某些新聞報道,動輒拉大旗、扯虎皮,“中國威脅論”的招牌一亮,再請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進行千篇一律的分析,人為地製造出全民義憤填膺式地大批判的輿論氛圍。雖說謬論重複一萬遍也成不了真理,但是我們這麼個泱泱大國舉國上下都在為一種莫須有的東西而激憤不已,這實在是很滑稽的事情。

  其二,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國外很多分析中國政治、經濟問題的文章都是根據國內公開發表的資料整理而成的,但是經過了中文——英文——中文的一個迴圈之後,原本平平無奇的一些觀點、文章反倒成了某些媒體眼中的香餑餑了,這也是可笑的很。

  客觀地說,“炒作中國”之風之所以能夠在國內盛行一時,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中國的快速崛起不僅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將國人的視野大大地拓展了。中國人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對那些和中國相關的新聞特別感興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就像做子女的特別關心別人對自己父母的評論一樣,這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自然而然地感情流露。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一旦突破了應有的度就使得原本的好事走向了對立面。

  大國的國民更要具備大國的心態

  我們需要反思的地方有很多,不能將所有責任都推到媒體身上。

  頭一條就是那些所謂的專家們不要再為各種“炒作中國”的消息推波助瀾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報紙、電視、網路上到處都充斥著所謂的國際問題專家、軍事專家、戰略問題專家,比比劃劃地縱論天下長短。在他們當中確實有很多學有所長的名師、大家,他們精彩的點評不僅有助於普通老百姓瞭解世界、走向世界,還能為決策層提供很好的決策意見。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很多濫竽充數之輩,整日以偏激的言辭吸引國民的關注,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不是實事求是地分析、探討。鳳凰的招牌主持人竇文濤在他的節目中曾戲言,現在遍地專家的情形有點像佛法中說的末世之兆“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雖然沒那麼嚴重,但某些頂著“專家”光環的人確實誤導了很多國民。難怪有網友尖刻地指出,
“專家、專家,專蒙大家”。

  還需解決的是一個大國心態問題,中國崛起不僅僅是要在經濟上崛起,我們的國民更要具備大國的心態。

  什麼是大國心態?漢武帝北擊匈奴時說的“寇可往,我亦可往”是大國心態;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是大國心態;毛澤東的“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是大國心態;鄧小平的“主權問題沒得談”更是大國心態。我們這麼個大國沒必要為了某些外國媒體出於經濟利益考慮而生編硬造出來的小道消息而大動肝火。

  什麼是大國,大國就是不屑於和那些雞鳴狗盜之輩斤斤計較,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當有一天,中國實現了民族和國家的偉大復興,重現了漢唐盛世的時候,世界上就再也不有人像蒼蠅一樣地在那裏嗡嗡嗡地嘮叨著“中國威脅論”了。(作者:邢蓬宇——軍事科學院研究生部 來源:人民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