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馬英九與謝長廷誰才是合適的領導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4 10:22:48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最近市面上出了一本新書,中文書名為“實力”,談的是成功的企業領導人應具備的八個本事。這八個本書,就是領導人的實力,而實力才是企業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在多變而不確定的環境,能夠致勝的關鍵。事實上,這八項本事,也適於政治上的領導人,同時也是民眾在選擇領導人時一項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我們可以從這八項本事來檢驗陳水扁,證明一個沒有實力的領導人對一個“國家”的危害有多深。領導人應具備的第一項本事是為“國家”定位再定位,也就是要根據不同的時空環境不斷調整定位。陳水扁以台獨為台灣定位,結果,“邦交國”愈來愈少,國際空間愈來愈窄,經濟成長愈來愈低,社會裂痕愈來愈深。這些現象,實際上就是對陳水扁定位的警訊,可是陳水扁根本無視於這些警訊的存在,反而把警訊歸究於大陸的打壓、在野黨的不合作。

  領導人的第二項本事是要能快速掌握外在環境的改變,主動出擊,為國家爭取利益。就像作者所言,領導人要能從外部往內看,可是陳水扁一向只從內往外看,結果不能了解大陸的變化、國際結構的變化,更不了解這些變化對台灣有何意義,當然也就無從主動出擊了。我們簡單的說,民進黨的烽火外交,以及“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政策,反映了他們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根本毫無了解可言。

  社論說,領導人的第三項本事就是要能領導社會體系,讓成員得以同心協力達成目標。陳水扁這幾年下來,不斷利用族群的問題造成社會的分裂。在我們看來,陳水扁只為鞏固權力的目標在努力,而不是為了社會體系的共同目標而奮鬥。 

  領導人的第四項本事是判斷真正的人才,讓他們做適合的工作。陳水扁執政這幾年,用人像用免洗餐具一樣,像宗才怡,幹了幾十天就下台的事都有。領導人不會判斷人才,就無法適才適所,政績自然是慘不忍睹了。

  領導人的第五項本事是建立優質的團隊。領導人在找到人才之後,還要將這些人才組成一個優質的隊伍,並且讓他們也都成為領導人才。陳水扁竟然連人才的判斷力都沒有,這項本事就更不用談了。老實說,六任的“行政院長”,都是拚裝車,根本談不上優質的團隊。

  領導人的第六項本事是要設定可行的目標,既有理想性,又兼顧實際的可行性。我們就舉二次金改來說,只是配合財團的需要而已,完全沒有理想性,這種目標設定如何凝聚人心呢?至於陳水扁或“行政院”提的其它施政目標,幾乎都是口號,沒有一項是可行的。既沒有可行的目標,所有的努力只是資源的浪費而已。

  領導人的第七項本事是要能設定優先順序,先後緩急。陳水扁這幾年,把修憲、改名當成優先的事,反而把國計民生的問題置之在後。碰到這樣的領導人,錯置台灣的資源,所有的納稅人豈能不心痛!

  領導人的最後一項本事是要能處理社會外部的力量。台灣是處在一個多變而複雜的國際社會中,內部的任何活動都會引起外部的反應。例如陳水扁搞公投與改名,造成了美國與國際社會的不滿,強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也造成了國際社會的困擾。換言之,陳水扁只從內部看外部,而且沒有處理外部力量的能力,此所以台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愈來愈窄。

  社論認為,這八項本事是領導人應具備的實力,至於馬英九與謝長廷誰才是合適的領導人,民眾要自己冷靜去判斷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