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軍事熱線提速:架線等技術問題已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1 15:35:54  


中美兩軍互動引人矚目。美軍佩斯上將坐進中國99式主戰坦克。(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今年4月美方派出一支技術小組,到北京與我軍方人員共同解決了架線等技術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中美將在9月敲定軍事熱線。”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傳開,世界各大通訊社、報章以及網站均在第一時間、顯著位置報道。

  其實,中美軍事熱線一直是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的熱點,百度、谷歌中英搜索中上百萬條“洶湧而來”的海量資訊,就可見一斑。

  那麼中美軍事熱線建成後將會發揮什麼作用?其經歷了哪些曲折?日前,中國軍方人士向《國際先驅導報》獨家披露了背後的一些細節。

  更多細節浮出水面

  上週末,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安全會議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中將宣佈,他將在9月率團赴華盛頓出席中美第九次防務磋商會時,與美方最終敲定建立軍事熱線的方案。

  “如果建成,這將是中國國防部與外國防務部門之間建立的‘第一條熱線’。”參加此次會議的中國代表團發言人、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錢利華在會後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進一步披露了中美建立軍事熱線的一些細節。

  錢利華說:“美方在幾年前就提出建軍事熱線的問題,並於去年6月在第八次中美防務磋商會上,由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正式向中方提出。隨後,雙方展開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今年4月美方派出一支技術小組,到北京與我軍方人員共同解決了架線等技術問題。”

  但具體怎麼操作熱線的機制?錢利華透露,電話終端是否設在國防部、是由兩國國防部長通話還是由部級領導之間進行溝通、多長時間通一次話、談話內容除軍事安全問題外是否還涉及政治問題等,“這些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加緊協商解決,相信很快就會達成共識。”

  熱線處理危機

  “處理危機和衝突是美國與中國建立軍事熱線的目的。”多位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的專家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可以說,中美軍事熱線正是在危機下“催生”的。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在中美間建立軍事熱線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台海危機,時任美國太平洋司令普理赫最先提出了這個想法。”

  當年普理赫命令“獨立”號“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戰鬥群接近臺灣海峽,由此引發了與中國軍隊的“對峙”。普理赫後來在披露危機內幕時表示,當時與中國軍方一點聯繫都沒有,神經崩得緊緊的,很擔心由誤判發生的擦槍走火。

  將軍事熱線正式推上美方議程的,還是一場危機——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這場危機導致中美軍事聯繫一度中斷。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賈慶國教授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撞機事件’的後續影響很明顯,兩國軍方的交流一度倒退,很長一段時間裏交流的質與量上都受到限制,對兩國軍方人員互訪的審查更為嚴格。”

  此後,美國軍方官員在訪問中國時,幾乎都會表示與中國建立軍事熱線的願望。“但美方正式向中方提出,還是在去年6月份。”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楊毅少將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透露,當時他參加了第八次中美防務磋商會,會上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正式向中方提出了建立軍事熱線的計劃。

  “中國對此的態度一直都是積極的。”楊毅少將表示:“但當時中國認為與美國建立軍事熱線的條件還不成熟,需要時間。而此次中美雙方能就軍事熱線達成協議,是雙方政治、軍事戰略互信達到一定程度的象徵和標誌,是兩國軍事協商的重要管道。”

  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副主任錢利華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方回應美方建議,首先與美國建立軍事熱線,加強交流與對話,體現了中國軍事外交中促進大國軍事關係,尤其是促進中美軍事關係的發展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