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長者要享安居樂 醫療保健是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0 11:40:03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曾經廣受歡迎的房協“長者安居樂”計劃,自03年推出以來屢屢發生問題。如今,基督教靈實協會管理的將軍澳樂頤居和聖公會福利協會管理的彩頤居兩個屋苑的管理帳目,均長期出現虧損,而管理機構所採取的開源節流舉措,則引發住戶不滿。相信由於資源不足,對於病患長者生命搶救至關重要的“救命鐘”緊急召喚服務,樂頤居亦要限定每月只能用一次,這個做法十分荒謬,必須即時改正。

  明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出現這樣的局面,是房協當初在構思“長者安居樂”計劃時好高騖遠,對長者住戶的實際需要缺乏了解,豪華的會所設施與長者住戶的需求脫節,反過來又構成管理機構的財政負擔。有意將“長者安居樂”計劃作為未來發展重點的房協,有必要檢討和糾正目前樂頤居、彩頤居所存在的問題,為將來發展同類計劃提供借鑑。

  房協2003年推出的“長者安居樂”計劃,由政府免地價撥出土地,由房協興建、社福機構管理,為有經濟能力長者提供“綜合化及一站式”住宅服務。當時房協以屋苑設有泳池、水力按摩池、桑拿室、圖書館、健身室、護理安老部、康復及保健中心等豪華設施為號召,聲稱是集居住、康樂、醫療護理於一身的完善長者屋苑。這一概念當時甚受社會大歡迎,所有單位均成功出租。

  但是,概念成功並不意味運作成功,“長者安居樂”計劃運作4年以來,樂頤居、彩頤居的管理帳目長期虧損,需要房協補貼,並不斷與住戶商討開源節流的方法,包括關閉樂頤居的水療設施等。

  社評認為,無論是為了將來發展同類屋苑提供經驗教訓,或是為了提高樂頤居、彩頤居的管理效率,房協都有必要檢討豪華設施的配置,與老人安居是否相匹配。這些長者入住之初,年齡為60歲左右者,或許會對泳池、水力按摩池、健身室這些設施的使用有興趣,但三五年過去,隨年齡的增長,他們對豪華會所設施的使用則會大幅減少,這樣的結局必然造成管理費大增。

  雖說兩個屋苑內的長者住戶是中產階層,有一定經濟能力,但是,他們退休後未必每月有固定收入,就算有,多數較有工作的時候低。屋苑的各項設施和服務,基本上採取“用者自付”原則。長者住戶在繳付“租住權費”後,每月還須繳付300元的個人護理費和1000元左右的管理費,再要他們每次花上幾十元錢去享受泳池、水療設備、桑拿設備等,長者住戶自然逐漸趨向精打細算,能省則省。而且,長者住戶所需要的服務,並不是那定期和具有一定規模, 管理機構為了扭虧為盈,要採取種種開源節流舉措,倘若雙方溝通不足,則很容易激化矛盾。

  社評表示,對於長者住戶而言,最重要的是醫療保健服務,在這一點上,樂頤居的護理安老部規定,給每名長者每月只提供一次救命鐘緊急召喚服務,這個做法,令人無法接受。雖然房協表示,護理人員在評估住戶的身體狀況後,會因應其病況和需要召喚救護車,但是,長者的身體狀況往往說變就變,能否在第一時間將他們送往醫院救治,攸關生死,至關重要。樂頤居管理機構以僵化的“配額”處理長者的緊急召喚,是荒謬的,必須即時改正。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的日益嚴重,長者安老服務亦愈來愈受重視。“長者安居樂”計劃在香港有極大發展空間,社會大不會因為樂頤居、彩頤居目前出現的問題而將此計劃一棍子打死。不過,無論是在管理機構的選擇,還是屋苑設施、醫療設施的配置方面,目前樂頤居、彩頤居的做法都有極大改善空間。今後房協在推出新的“長者安居樂”住屋時,如何讓屋苑設施與入住長者的實際需要相配合,同時以較低營運成本維持高水準的管理,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因為管理費用昂貴、設施設置不當、收費難以接受等問題導致入住長者“唔安樂”,倒了“長者安居樂”計劃的招牌,房協未免得不償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