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公報:內地股市須防插水
http://www.CRNTT.com   2007-05-31 09:04:35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昨日內地股市在中央出手打壓後終於回落。之前央行三箭齊發射空後,股市曾在散戶推動下再創指數、成交額及股戶數目三項新高,令外來及基金投資者均相信當局會有後著以抑制瘋漲。果然,於昨日凌晨財政部突宣布調高印花稅。提高稅率千分之二對實際資金成本提升不多,但由此所顯示的中央決心卻是更重要的訊息。這比以宏調措施為基礎的三箭,對股市的影響更為直接,效應自然會更大。

  滬深股市昨天震盪下調逾百分之六,並出現四千一百多億的天量成交新紀錄,顯見好淡爭持激烈,最後空方先勝一仗。然而後市如何尚難知曉:不少外間評論預料短期間會下調二至三成。但目前內地股市已由散戶主導,其投資行為理性較低,羊群效應更大,也更難逆料,再加上欠缺對沖工具的緩衝,令起落波幅更大風險更高。

  此外,首日跌市後部分散戶已表露對政府不滿之意,因此當局在繼後調控中更須審慎從事。最佳的情況是軟著陸,即在短期波動橫行而在長期慢慢回落。如果昨日市況顯示調整真正開始,那麼今後的政策首務應是防止「插水」式急降。當然,這比啟動調整難度更高,對調控技巧要求更多,實是一個重大新挑戰。特別是要防止別有用心者趁機「唱衰」A股,以便從中謀取經濟及政治利益。

  社論說,至於股市調整的影響,除了對入市投資者(尤其散戶)會較大外,對實體經濟預計衝擊不大。上次二○○一年大調整,滬指在半年內下跌三成多後長期低迷,但期間全國經濟景氣反而漸升。現時無論入市戶數、市值及所涉資金均比當年為多,故調整影響會更大,但仍不致有太大衝擊:主要是因中國股票佔居民資產、借貸佔入市資金,和企業依賴股市集資的比重等,均遠較國外為低,令衝擊範圍受限,而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尚在初步發展階段的反映。若能在股市泡沫仍在較低度發育時壓住,並實現軟著陸,則總體損失將較少。但為安全計,中央在宏調方面必須注意適時配合,在必要時應採取適當的放寬措施來穩住大局,並防止當股市出現調整時,經濟亦在宏調收緊中明顯回落,從而在雙回落中形成惡性互動,令不良影響更甚。

  昨日港股亦有調整,雖然下跌幅度不大,但成交七百餘億卻已高於平常,國企指數更下跌逾百分之二而超過大市。其實港市近期已在A股瘋牛陰影下先行調整,故已緩衝了部分震盪。港股過去趁內地市場轉旺及內地企業到來上市而受惠不少,但如內地股市出現較深度調整,則難免會影響港市。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香港市場內地化程度日高而國際化程度相應減低,與內地風險一體化的趨勢亦將加強。

  社論認為,尤其值得注意者是股市的深度調整,還可能引致其他金融市場的波動。這對作為自由港的香港影響更大,故更須密切監察。近日港匯突然由偏軟走強,三個月拆息突然扯至一年新高,令本港可能很快便要加息,均似預示有不尋常資金活動。當接近亞洲金融風暴十周年之時,我們對各種國際市場變化及暗流,尤須維持高度警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