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日報:中美戰略對話只求戰術過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6 10:47:17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美國和中國大陸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於美東時間周三在華府閉幕,美國財長寶森宣布了美中雙方所達成的協議,包括:中方同意擴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中國大陸同意恢復核發美國證券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營業執照,並把外國法人機構在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的投資總額上限,從現行的100億美元提高為300億美元。

  此外,中方也同意立即開放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信用卡,使美國的銀行可以立刻與中國大陸的銀行平等競爭。

  另外,雙方也達成協議,大幅開放天空,不但增加航點,而且未來五年,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直航班機,將從現在的每天10班提高為每天23班。

  社論說,從以上的協議來看,相對於其他項目的具體承諾,人民幣的部分顯得含糊不清,顯然中國大陸以具體的金融、航空開放換取了人民幣彈性的模糊保證。但這樣的模糊承諾,並未能說服美國國會議員及製造業協會代表,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的聲音仍然存在。

  過去兩年,美國朝野一再要求,人民幣能有更大的升值空間,中國大陸對於人民幣匯率總是以狹幅升值因應;這樣的彈性,倘若美中貿易逆差還在每年500億美元以下時,也許升值壓力還不大,但去年的逆差金額已高達2,300億美元以上,而今年所呈現的趨勢,逆差金額只會多不會少。

  也因此,除了之前美國對中國大陸少數零星的產業提出反傾銷懲罰關稅外,從今年初起,美國也已經準備就中國大陸對數個出口產業提供補貼,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美國貿易代表蘇珊.史瓦柏便表示:中國企業獲得包括退稅在內的各類政府補貼,這類企業占2005年中國對美出口企業的60%。不僅如此,美國政府下一個目標也可能會針對中國大陸猖獗的盜版仿冒行為,向WTO提出申訴。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中國大陸勢必有所妥協。但在此戰略對話之前,一般都預料對於人民幣匯率協商,不會有具體結果。說實話,即便是美國,也不會天真的認為,中國大陸會因為此次的對談而對人民幣匯率有所讓步。因此,顯然就美國對談代表而言,如何利用人民幣匯率的壓力,而獲得其他項目更多更具體的承諾,才是重點。

  此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結果,看起來是各取所需;但人民幣升值的議題,是否就會因此而打住?顯然不會。因為上述有關金融與航空的開放,對於美中逆差可以改善的效果微乎其微,倘若美中逆差的根源仍被一口咬定是匯率所致,那麼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不會停歇。更嚴峻的問題是,除了外在的壓力之外,目前中國大陸在明顯的通膨壓力下,人民幣的升值與否便不只是單純的美國壓力問題而已。

  自從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以來,總體價格最大的問題是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過去十年中,只有在200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率超過2%,達到3.9%,當時主要的原因是糧食供需失衡。不過最近中國大陸物價成長率連續超過3%的現象,並非肇因於個別部門供需的失調,而是因為貨幣供給過多所致,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

  雖然中國大陸不斷以提高存款準備率及存放款基本利率,試圖收縮過熱的貨幣供給,倘若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提高利率與準備率,的確可以壓抑過熱的貨幣供給;但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下,提高利率反而助長了熱錢流入的誘因,在壓抑匯率的條件下,便得釋出更多的貨幣供給,同時也給了人民幣未來升值的想像空間。也因此,我們便可知道為何中國大陸官方再怎麼提高利率也無法澆熄貨幣的擴張。

  人民幣升值固然對生產性及出口事業帶來衝擊,但不升值恐怕問題更大;過去在台灣所發生過的金錢遊戲,現也在中國大陸撲天蓋地而來。或許中國大陸真得認真思考,以相當幅度地一次提高人民幣匯價;如此,立刻紓解進口通膨壓力,也立刻澆熄投機客熱錢流入的熱度,同時,也穩定了製造業對於人民幣升值幅度不明的不安情緒。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