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謝長廷未來不致有過激路線與言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6 09:57:38  


謝長廷以智慧、溫和、包容、政治理念與論述豐富完整的特色見長。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余莓莓在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6月號撰文,談民進黨的黨內氛圍與謝長廷的選戰技巧。

  文章認爲,分析謝勝蘇敗的主要因素大概可歸類為:黨內的氛圍態勢、蘇貞昌本身的戰略失誤以及謝長廷略勝一籌的選戰技巧。

  其次,陳水扁暗挺蘇貞昌,不僅未對蘇貞昌的選情發揮關鍵的作用,反而激起部分民進黨黨員的反彈,決定用自主性的選票展現意志,顛覆由上而下的操作。

  民進黨基層黨員之間瀰漫一股“還謝長廷公道”的氣氛;開票結果,眾志成城,無聲的多數以手中的選票翻轉了高層的主觀意志。 

  謝、蘇兩強的選戰操作策略也是直接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關鍵因素。在兩強實力居於伯仲之時,選戰往往是犯錯少的一方取得最後的勝利。然而,結果同情票作用發酵,再一次證明了在台灣的選舉中,每每是“柔弱勝剛強”。

  謝長廷的出線,代表了民進黨“後扁時代”的正式展開。民進黨內各個勢力自然會向謝長廷靠攏。 

  除了與陳水扁之間的磨合相處外,眼前橫亙在謝長廷眼前的,尚包括與蘇貞昌暨蘇系陣營、游系暨游系人馬以及新潮流系之間的整合問題。如何化解彼此間的心結成為考驗勝選者的第一道試金石。安內,是他的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攘外。如何對抗國民黨的政治明星馬英九,贏得最後勝利,將是謝長廷最為艱難的課題。

  文章比較了謝長廷與馬英九在主觀的個性、特質、人生經歷的異同后提出,“拙對智”、“清新對老練”、“一帆風順對逆勢而上”的高手過招,可能為二OO八大選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對馬英九來說,省籍問題、統派色彩、內部人和問題、個人魄力與能力,以及前途未卜的司法審判結果,是馬英九競選之路的重大障礙。

  謝長廷以智慧、溫和、包容、政治理念與論述豐富完整的特色見長,可以預期,謝長廷未來的競選政見,不致有過激的路線與言論出現。

  文章最後指出,選戰過程就如同高手過程,講究形勢、實力與臨場應變,也因此許多不可知的變數極可能在未來發生。唯一可以幾乎肯定的是,這將是一場藍、綠兩大陣營精銳盡出、算計用盡、戰況緊繃、實力極度接近的終極戰役,其結果將深刻影響台灣往後內部的政治版圖,以及兩岸關係的長期走向。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