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勿把中美經貿問題政治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4 09:41:29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五月廿二日在美國華盛頓開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強調,經貿問題只有依據經濟規律才能正確地把握和處理,絕對不能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政治化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將使問題複雜化,不僅損害中美經貿關係,甚至對中美整體關係的發展都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吳儀的擔憂事出有因。由於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中美此次對話要在壓力中前行。

  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美國總統布什的特別代表、財政部長保爾森也坦承,“美中雙方都對對方的意圖存在着日益增加的懷疑論。可惜的是,在美國,這種懷疑論表現為一種反華情緖,使中國變成了想象中的和眞正的全球競爭下降趨勢的象徵。持續的貿易和金融上的不平衡加劇了這種論調。” 

  美中貿易逆差連年遞增這一事實,使中美關係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在美方看來,兩國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於人民幣幣値過低,以及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夠,還有知識產權等相關問題。正如預料,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期間,美國方面集中在這三個方面向中國提出要求。 

  此前,美國國會四十二名衆議員聯名致信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要求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運用美國三○一條款,附在信件後的文件竟長達二百五十一頁。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全體成員也聯名致信吳儀,特別提出五項其高度關注的議題,包括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進口美國牛肉及引進美國環保技術。在中美貿易上帶頭發難的議員中,有些人並非貿易保護主義者,只不過想向選民顯示姿態,有些人則純粹從自己的財團利益出發,也許不會善罷甘休。 

  社論指出,面對這種瀰漫政治氣味的氛圍,吳儀除了要在這場對話中與美方官員舉行多場會議外,還要擔負“安撫”美國國會議員的任務,尤其是後者。吳儀指出,中美兩國之間加強戰略互信、建立建設性合作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兩國不僅是利益攸關方,而且是建設性合作者,平等協商、合作共贏已經成為中美關係的大局和主流。對於中美經貿關係需要排除的障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雙方應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通過對話和磋商來解決問題、克服障礙。吳儀在對話中特別強調,雙方應該首先從各自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等方面分析,應該首先着眼於國內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此基礎上通過相互合作積極探求雙方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而不是動輒就其國內問題指責對方,甚至試圖通過施壓和對抗的手段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 

  社論表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就兩國經貿關係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的問題交換意見,這是對話,不是談判,未必能夠解決中美之間所有的經貿磨擦。儘管如此,對話仍然可以緩解雙方的矛盾。中國其實很願意與美方一道,共同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這包括中國增加從美國的進口,美國擴大對中國的出口。 

  在這方面,這次對話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中國人應該看到中國的誠意。 

  社論認為,從中國近來出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來看,中國政府已經在考慮經濟從生產向消費逐步轉型的戰略,這旣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也能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繁榮有助於中美貿易往平衡互利的方向發展。但經濟轉型的規模和節奏必須根據中國的國情而定,不可能因美國的壓力而無視中國的現實。 

  中美貿易的歷程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但雙方能以現實、積極的態度化解矛盾,作出必要的妥協,才使這種貿易關係充滿活力。美中貿易的良性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造福於世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