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東陶公司爲何只向中國質檢局道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0 08:50:43  



  避免跨國公司更多遭遇或者製造“中國危機”,需要打好一套“組合拳”。只有政府部門、民族企業、消費者真正“把自己當回事”,跨國公司才不會“店大欺客”,有意無意地忽視我們或者我們中間的某一部分。為此,有關政府部門必須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改善處理此類問題的公共策略,切實支援和凸顯企業、消費者發揮市場主體地位,對其弱勢地位依法予以“幫腔”但決不包攬包辦,防止以公共管理者身份強勢出現,消解市場規則,看似幫了民族企業、國民消費者,長期來看實際上不利於他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而且從政府形象來看,由於跨國公司的外國國民身份,公共行政管理動輒強勢介入經濟生活,稍有不慎,容易被外界無端“抹黑”。當然,我們的民族企業也當更注意產業鏈的提升,力爭生產地位和品牌儘快向著產業上游浮動,從根本上做到強筋健骨,“不怕打壓”。而消費者也應理性和明智一些,相信品牌而不迷信“洋品牌”,選擇商品和服務最終要看品質,畢竟,市場最終要靠消費主導,有什麼樣的消費者才會有什麼樣的市場規則和“危機公關策略”。 

  鏈接 質檢總局:日本東陶"問題馬桶"緣於自身管理漏洞 

  人民日報5月19日報導,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被指中國“問題零件”引燃日本高科技馬桶事件,經中日雙方核查,事故責任系日本東陶公司(TOTO)自身在生產、品質管制方面的問題,相關“問題馬桶”未在中國市場上銷售。 
 
  據國家質檢總局檢驗司司長王新介紹,4月18日,質檢總局獲悉,有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東陶公司召回部分產品的事件,該公司1999年至2001年期間生產的18萬台溫水沖洗便器因內部電路接觸不良引起多起燒毀、冒煙等事故而在日本被召回,並稱“導致品質問題的相關零配件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國家質檢總局隨即展開調查工作。在與日本東陶公司4月25日至5月14日期間進行多次溝通和一系列調查後,最終,日本東陶公司社長木瀨照雄發來了一封親筆簽名信,並遞交了相關產品的故障分析與責任判定資料。信函及判定資料中明確了四方面的問題。一是對因其公司產品召回引起質檢總局的關心和憂慮深表歉意;二是對由於其公司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發言不謹慎引起的誤解表示深深歉意;三是承認中國生產的零配件符合其所應達到的品質水準,事件的責任是由於東陶公司自身的生產和品質管制上的問題,完全不會將造成召回的原因歸咎於零配件的生產廠家;四是澄清部分媒體的有關“東陶公司指責中國零部件不達標是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的報導根本不是事實,東陶公司也從未發表過相關發言,對於媒體的失實報導,東陶公司正在研究採取必要的措施。 

  王新指出,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產品的品質,並有完備的管理制度和嚴格的監管體系。在此次事件中,中國生產廠家提供的零配件本身是符合品質要求的,是合格的。此次日本東陶公司在日本國內引起事故並召回的產品,全部為該公司1999年3月到2001年12月生產的工作電壓為100V的Z系列溫水洗淨便座水箱一體型坐便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