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以科技自主創新引領石油開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7 10:14:27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昨日在中石油的股東會上,公司高層宣布了對新發現的冀東南堡油田的開發方針,主要是在二○一二年前投入四百億元於原油開採,估計日產量可達二十萬桶。但更重要的訊息是新油田將有高達四成的採收率,比現時中國油田的平均二至三成為高,令效益更佳。此外,不少內地專家分析,油田區還可能有新發現,遠景儲量會比日前公布的十億噸為高,令公司的盈利前景更值得憧憬。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南堡油田的發現,不單是石油產業上的突破,也是自主創新、科技先行策略的輝煌範例。油田在老勘探區發現,且亦曾與外資公司合作勘探,但卻與大油田擦身而過,失諸交臂,關鍵是沒有正確的找油理念。其後調整策略改在中淺層而非深層找尋,終於取得佳績。據介紹,這與前幾年組織專家,研究出一套岩性地層油藏理論及勘探技術有莫大關係。這也令中國的相關科技水平晉身世界前列,對指導中國公司今後在渤油以至其他地區找油,都有重大價值。最近中國另一家石油公司中石化,又計劃與業內科研單位合作,投資近億元進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氣資源前景評估攻關,希望掌握更佳的尋油資訊及方法。


  顯然,以基於自主創新的科技發展來引領石油開發,已成了業內的普遍模式,事實上非此也難有大進展。除勘探外,在開採上同樣要有高科技作支持。提高採收率的關鍵亦在採用新方法及設備,否則將因採收不足而浪費資源。在這方面,隨著大慶油田等的老化。中國亦開發了一些提高採收的專門技術。

  此外,石油開發業界亦十分重視對外開放,逐步走上全球化之路。最近一些中國的石油及設備製造企業,便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行業會展,向海外展示了中國在這方面的能力。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石油行業的技術水平總體上或與先進的還有一定差距,但只要努力向上必可逐步收窄,並在一些領域累積足夠的競爭力,使能進軍國際市場。

  社論認為,目前,中國石油開發的較新而又急待提升領域是海上採油。南堡油田位處近岸淺灘,但要如美國墨西哥灣般大規模開發深海油氣資源,則必須培育相關的技術能力。為此,各大石油企業正加大投入。如中石油已在前年成立了海洋工程公司,專門負責提供海上鑽探及海洋工程的研究設計、操作及其他服務。中海油則投資了十七億元,由前年起在青島建設海洋石油工程製造基地,科研單位及院校亦同樣積極,如哈爾濱一所大學的科研中心,便承擔了中國首艘千五米深海鑽井船的概念設計。總之,各方面的努力,都可為提高石油開發技術及設備的本國供給能力作出貢獻,也為該行業提供了更堅實的長遠發展基礎。

  六、七十年代中國在開發大慶油田時,強調了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現在如把這與科技的自主開發結合,將可在新時代為石油業再創輝煌,並成為其他行業的典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