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共生,憲法一中 謝長廷終結陳水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7 11:29:30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台灣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今天在聯合報撰文說,謝長廷在黨內初選的出線,提早宣告民進黨陳水扁時代的終結。所謂後扁時代,在黨內可能不會有延續的空間。謝長廷所堅持的和解共生路線,能夠得到黨員的認同,顯然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黨內已釀造出一股對陳水扁施政方向的反彈力量。

  擾攘將近七年的陳水扁執政,在族群議題、國家認同、清廉勤政方面都遭到強烈質疑。謝長廷政治理念的獲勝,投射一個鮮明的信息:民進黨若要繼續執政,就不能使台灣社會停留在對峙、對敵、對抗的分裂狀態。

  三位黨內的競爭者蘇貞昌、游錫堃、呂秀蓮,都與陳水扁關係維持親疏不等的距離。其中游錫堃是率先高舉後扁路線的參選者,不僅對陳水扁表示高度忠誠,還主張以嚴苛的台獨意識形態來檢驗其他候選人。他的票數,僅高於呂秀蓮,似乎沒有在黨內引起巨大回應。呂秀蓮在初選過程中,也不斷暗示她與陳水扁的緊密結合,甚至呼籲黨員,投票給她便是投信任票給陳水扁。最被看好的蘇貞昌,卻在陳水扁的暗示相挺下,遭到反彈。種種跡象顯示,凡是與陳水扁路線有某種程度的聯繫,已不再是黨內的主流。

  謝長廷與陳水扁路線的關係最遙遠,卻頗能為民進黨帶來全新的思考。十二年前,他主動退出民進黨初選,使陳水扁順利當選台北市長。從此在黨內權力結構中,謝長廷的地位永遠次於陳水扁。他後來當選高雄市長,出任“行政院長”,接受徵召參選台北市長,其實都帶有輔佐陳水扁執政的意味。然而,謝長廷終於還是沒有得到陳水扁的支持。在這次初選中,謝長廷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獲得勝選,似乎也可以發現黨員的自主意願,不再以陳水扁的主觀意志做為黨的路線。

  謝長廷的和解共生,憲法一中、聯合內閣等主張,都是從現實環境中思考台灣社會的出路。必須承認現實的形勢,必須評估民進黨的政治實力,才能使未來執政方向得到落實。但他對憲法一中的思考,卻被深綠陣營視為“統派”。他的聯合內閣主張,也被認為路線不夠強硬,他的和解共生理念,甚至也被看成向藍色陣營傾斜。種種質疑的背後,正好對照了過去陳水扁執政的思維模式。

  民進黨是以些微票數之差而取得兩度大選的勝利。黨內的深綠支持者,往往罔顧這個事實,自認是一個革命政權。對於國民黨總是以意識形態與本土立場來進行政治審判。對於任何政策的實施,也常常忘記國民黨是“立法院”的多數黨,從來不在政治協商的策略上好好思考。因為自認是革命的,遂對國民黨的施政全然不概括承受。深綠的支持者,總以為自己是“推翻”國民黨,而不是“繼承”國民黨。這種不顧現實、不顧實力的態度,恰好為過去的陳水扁執政帶來災難,同時也為台灣民主政治帶來莫大傷害。

  由於民進黨自以為是革命政黨,陳水扁自以為是本土政權,遂不惜在國家認同與族群問題上不斷製造對抗與分裂。和解共生的主張在黨內能夠得到認同,顯然已有大多數黨員體認到“與民休息”在現階段的政治意義。謝長廷將代表民進黨與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競逐大位,另一波艱難的挑戰即將展開。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