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馬英九新中間主義 北京須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4 11:20:39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最新一期《南風窗》周刊載文指出,如果馬英九主政台灣,大陸如何從理論上闡明馬英九的“人民決定論”與台獨的區別,如何從法理上批駁馬英九兩岸關係主張中內存的“台獨可能選項”,對大陸的理論工作者和從事對台工作的實務人員來說,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對此,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表示,馬英九接受“九二共識”,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坐上談判桌,所有問題未來都可以透過談判處理。 

  中國時報報道,這篇題為《如何應對馬英九“新中間路線”》的文章指出,從接任國民黨主席開始,馬英九漸次系統地論述他的兩岸關係主張。據指出,馬英九一開始提出“終極統一論”,遭致批評後又提出“台獨選項論”,但在“台獨選項論”再度遭致批評後,馬英九雖然提出解釋,但“終極統一論”終究不再提起,改以“維持現狀”取代。

  此後,馬英九斷斷續續又對兩岸關係提出一些新的主張和論述,所謂的“新中間主義”路線漸趨清晰。 

  據指出,馬英九的“新中間主義”包含幾個要點。首先,其出發點在於認同“台灣意識”,堅持“台灣優先”。其次,其著力點在於穩定政局,全力以赴發展經濟。第三,其要義是建構兩岸和平新機制,台灣不做麻煩製造者,大陸能放棄敵對心態。 

  但該文指出,馬英九“新中間主義”的要害是隱藏著“人民決定論”的影子。據稱,馬英九主張的“台灣的未來應該由人民決定”,與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中的相關論述,已經所差無幾。 

  事實上,二日在出任國民黨“總統”選舉候選人之際,馬英九強調,國民黨的立場並不贊成台獨,也不會選擇台獨選項,大多數台灣民眾都認為要維持現狀、拚經濟。這裡面,馬英九不再提起“終極統一”,也規避了台灣民意走向獨立之後的國民黨可能立場問題,即“人民決定論”的問題。 

  文章說,與台獨主張相比,“新中間主義”畢竟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大陸將有一系列問題必須面對。例如兩岸和平協議的簽訂問題大陸如何應對?如果答應的話,兩岸各以什麼身分與主體?承認對等地位是否意味著對台灣法理地位的認同?如果拒絕,又以什麼理由說服台灣人民? 

  此外,馬英九一再強調大陸應該給予台灣一定的國際生存空間,但問題是怎麼給予什麼樣的生存空間?再者,馬英九反對“一國兩制”,而他強調的歐盟模式又內在地隱含了對等實體的命題。凡此種種,都將使大陸對台工作的理論和實務上遭遇難題。 

  文章呼籲,大陸應該創新對台工作的理論指引,因為大陸一直講“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台灣在“主體意識”強化之後,民意已經離北京的預期越來越遠,而隨著馬英九“新中間主義”大行其道,主張維持現狀的台灣民眾可能會越來越多。 

  對此,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表示,馬英九如果主政台灣,和民進黨的一個根本性差異是馬英九接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兩岸因此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坐上談判桌。他強調說,兩岸之間的任何問題都沒有這個問題重要。 

  但對於馬英九兩岸政策態度中隱藏的“人民決定論”,徐博東表示,如果馬英九表達出這種立場,那就偏離了他主張的“一個中國”。徐博東表示,大陸主張由“兩岸人民”來決定,而不是“台灣人民”,這種立場美國總統布什也是認同的,他說,馬英九應該認清這個事實。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