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蘇貞昌誤判局勢、自困牆角、坐困愁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9 12:12:06  


面對窘境,蘇貞昌幕僚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蘇貞昌的民調(不排藍)向來維持在三○%左右,但到了農曆年後,民調開始產生變化,甚至在北高市長選舉時,蘇貞昌居然一度落後謝長廷一半以上(排藍);到了三月底辯論前後,還落後謝長廷五個百分點。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報道,“功夫如果不好,要想辦法站在好位置。在廣場中,功夫再好也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功夫沒那麼好,站在牆角,就不會四面八方受敵。”當初,“行政院”高層這樣解釋蘇貞昌為什麼要帶職參選,因為,有了行政資源,再不服,大家也要慢慢靠攏;就算挨打,“後面還有一堵牆”。 

  但這如意算盤似乎打得不妙!蘇貞昌從堅持拆除樂生療養院,到最後因為抗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改弦易轍允諾保留九成的院區;原先下令動工的蘇花高,也在成為眾矢之的後改以環保第一。 

  頂著“行政院長”職位參選,所有不利得概括承受,許多動作也被擴大解釋。黨內其他初選參選人痛批他運用行政資源替自己鋪路,這個時候,後面“那堵牆”不但沒能頂著,還垮了下來壓到自己;四散的磚頭,也被其他人拿來砸店。 

  數據也顯示,蘇貞昌背後那堵牆不但沒用,還被困在牆角。之前,蘇貞昌的民調大幅領先其他天王,甚至在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案發生以降,蘇貞昌幾次表態絕不戀棧,民調都還傲視群倫;今年年初爆發的力霸案,對蘇貞昌也未造成多少影響。據指出,蘇貞昌的民調(不排藍)向來維持在三○%左右,謝長廷為二三%上下,呂秀蓮則游走於一○至一五%之間,游錫堃大約停在五%。但倘若祇針對“蘇謝兩人”進行問卷調查,蘇貞昌在一月初時接近四六%,謝長廷則是三一%。 

  但到了農曆年後,民調開始產生變化,甚至在北高市長選舉時,蘇貞昌居然一度落後謝長廷一半以上(排藍);到了三月底辯論前後,還落後謝長廷五個百分點。雖然四月蘇貞昌的民調開始回升,但蘇系幕僚形容兩人現在的戰況是“陷入膠著”,以蘇貞昌四月二日的民調是二四‧五%、謝長廷二三‧五%,相差一個百分點其實不具意義,蘇貞昌非得贏謝超過抽樣誤差的三%才有勝算。 

  面對窘境,蘇貞昌幕僚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另據瞭解,蘇貞昌對於帶職參選卻把選戰打成這樣,也在繼去年年底北高市長選舉、蘇貞昌暫止請辭下台念頭後,於蘇花高、樂生等施政麻煩接連發生時,幾度又萌生了去意。祇是,蘇貞昌現在對“行政院長”這個職位,卻已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甩都甩不掉。 

  蘇貞昌原先有那麼好的起步、手邊這麼多資源,為何“贏的賭局博到輸去”?甚至還被“組頭”綁架、進退不得? 

  蘇貞昌團隊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過於自信、誤判局勢。 

  當初因為經過幾次的“考驗”,蘇貞昌的民調都沒有掉下來,使幕僚團隊自信能夠一路保持領先,一直到三個禮拜前,蘇貞昌的民調由大幅下降後再趕上來,還是落後謝長廷五個百分點,蘇系幕僚這才發現,事情嚴重了。 

  蘇系幕僚原先認為過年期間、甚至是年後,都是行政團隊最有人氣的時候,因為許多政策的推動都有了新的開始、新的期待;但事實卻是,蘇貞昌在游錫堃針對其忠誠度率先開戰後,好景不再。 

  逼宮說!忠心程度,備受質疑 

  對手就蘇貞昌對扁的忠誠質疑,根本讓人忘了對蘇貞昌還要有“新期待”。 

  年後陳水扁開始協調黨內二○○八的參選人,希望“喬掉”沒有勝算的游錫堃。但游堅持初選,甚至開始放話攻擊蘇貞昌,除了動員地下電台、政論節目大力批評“蘇修路線”,勾起眾人對蘇貞昌在“國務機要費”案中“以辭職逼宮說”的記憶;蘇貞昌此時的民調(排藍)也降到了二二%上下;再加上謝長廷跟著游錫堃在後面“打了就跑”,透過與他交情友好的電視台、平面媒體,在深綠選民心中針對“忠誠度”的質疑加碼、在蘇的傷口灑鹽。 

  游錫堃與謝長廷兩面夾攻,講也講不清楚的“逼宮說”讓蘇貞昌沿路挨打,但真正讓蘇貞昌四面楚歌、即便陳水扁親自站上火線替蘇貞昌澄清“沒有逼宮”也無法弭平傷害的,是蘇貞昌自己的搖擺。 

  近蘇人士表示,當初“國務機要費”案蘇貞昌選擇與扁切割,本來就是一個“stupid idea(笨主意)”,因為“就民進黨的基礎選民來說,不管就情感抑或是他們的社會連結上,都無法接受棄絕陳水扁。”一位操作“逼宮說”的游系幕僚則認為,即便陳水扁出來否認,但逼宮說在深綠選民心中,已成了“嘴巴上說沒有,但大家心理認為就是有”的事。另一蘇系幕僚也坦言,“逼宮說”確實造成極大的傷害,讓許多深綠的選民質疑蘇貞昌對扁的忠心程度。 

  “逼宮”讓蘇貞昌在深綠選民心中起了“非我族類”的疑心;之後,當蘇貞昌發現狀況不妙,回頭拉攏陳水扁時,一位蘇陣營的人士分析,“蘇貞昌原先的魄力形象不見了,中間選民看到了蘇貞昌為了選舉低聲下氣的一面,也開始懷疑起他。” 

  引側目!歷史共業說,選民難理解 

  對自己人,“忠誠”有問題;蘇貞昌對敵軍的“友善”,又讓初選中占大盤的深綠選民側目。針對讓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身陷風暴的特支費案,蘇貞昌提出了“歷史共業”說。一位蘇陣營操盤人士表示,對民進黨選民而言,“什麼許陽明、許添財有沒有被起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賠上一個馬英九。”可蘇貞昌卻是“幫別人說話”,這在深綠選民心中是“無法理解與接受的事”。 

  吃苦頭!帶職參選,左支右絀 

  “逼宮”與“歷史共業”說讓游錫堃暗指蘇貞昌“藏在民進黨內借腹生子”,在深綠選民眼中看來“好像真有這回事”;回過頭來,帶職參選,又讓蘇貞昌身陷泥沼、無力反擊。 

  當初,蘇貞昌幕僚團隊思考“帶職參選”時,以“行政院長”辦公室主任吳祥榮為主的一方人反對,認為帶職參選會直接成為對手砲轟的目標,“行政資源成了容易落人口舌的弱點。”再加上帶職參選政務是相當繁重的,每周還得到“立院”報到、被朝野“立委”攻擊,許多爭議性的政策更是難以推出,動輒得咎,更別說想要多花點時間心思在選舉活動上,“很輕易地就會被批荒廢政務。” 

  但另外贊成帶職參選的一派,以“政務委員”林錫耀、前“新聞局長”鄭文燦等人為主,抱持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一派的幕僚認為,蘇貞昌倘若繼續擔任“行政院長”,握有行政資源,是其他天王都沒有的優勢,“自然有人靠攏。”這段時間也能做好政務,展現政績。即便“帶職參選”成為箭靶,但他們更相信這個位子是個好的戰略位置。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