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公報刊文:中日關係風嘯山難移 步入互惠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6 12:21:39  



  美國因素重要

  文章解釋,這是因為,除了中日存有領土領海糾紛之外,美國因素還是中日關係中的重要因素。中國雖然不會唯美國的馬首是瞻,但日本卻是美國的軍事盟國,是美國唯唯諾諾的追隨著。君不見,安倍晉三有關否認慰安婦的表態之後,不管中韓等國如何譴責,安倍都置之不理。然而美國國會議員表示憤慨並抗議之後,安倍連忙三次表示道歉,並直接向美國總統打電話道歉。

  那麼美國對中日關係如何期待呢?美國既不願意中日關係走得太近太友好,因為這樣會影響美國的戰略利益。但美國也不願意中日關係繃得太緊,因為這樣也會影響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美國只願意中日關係有限地友好合作,或有限地緊張對峙。美國這樣做是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而日本的政治家如果也從日本的國家利益出發的話,他應該對美國對中日關係友好合作的限制有所突破,同中國靠近一點,這對日本是有益無害的。

  和兩利鬥俱傷

  文章問:中日關係為什麼能夠進入戰略互惠的新階段呢?關鍵就在於中日作為亞洲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以及並駕齊驅的兩個大國,和則兩利,鬥則俱傷。稍有理性的政治家都會看清這一點。這既是中美關係利害之所在,也是中日關係利害之所在。在這一利害關係的基礎上,別的問題都居於次要地位,都可以而且應該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做出妥協,或者暫時擱置一旁。

  文章認為,中日是毗鄰而居的兩個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又有歷史的恩怨和現實的分歧,一旦對抗起來,不僅危及亞太的和平與穩定,也會使本國元氣大傷。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國,日本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國,雙方經濟的互補性很強。“經熱”最終要求政也熱,否則長期的“政冷”,最終也將導致“經冷”,這對兩國都是難以承受的巨大損失。基於此,兩國不僅需要經濟上的戰略互惠,而且需要政治上和安全上的戰略互惠。因此,中日關係開始步入戰略互惠期並非偶然。

  文章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善良、寬容並崇尚和而不同的民族,我們尤其重視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並且正在爭取構建一個和諧的世界,首先是要構建一個和諧的東北亞。如果東北亞中韓日三國能夠成為友好的戰略三角,那將對各自的國家帶來莫大的利益,並大有利於亞太的和平與穩定。如果日本的政治家反其道而行之,改變和平發展的道路,對東北亞構成威脅,那將自食其果。中國人民期盼前者,而不喜歡後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