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溫家寶訪日 可見中日定位同中有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3 10:36:02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張智新的評論文章說,從安倍晉三的言行中可看出,日本外交主軸仍是日美同盟,外交重點也是強化同印澳的合作,平衡、防範甚或對抗中國的崛起。而從中國領導人的外交活動中則可看出,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則是排在中國外交總方針中第一要務。因此,中國政府是站在戰略高度,著眼全局、著眼未來來定位溫總此行的。 

  文章說,中國總理溫家寶正在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七年來首次訪日,而且此行正值中日關係發展處於微妙而又十分關鍵的時期,因而這次52個小時的綿密訪問行程,備受兩國輿論乃至亞洲、世界的關注。 

  對於溫家寶此行的成功和積極效應,中日兩國的輿論普遍寄予樂觀期待。但是,從諸多現象看來,兩國對此溫總此行的定位和認識卻各有異同。 

  溫總此行中日定位有三點相同 

  中國總理七年後的這次日本之行,在雙方外交棋局中的位置如何,換句話說,兩國政府對此行的定位和期待如何,可以從兩國領導人的有關談話中窺見端倪。 

  由兩位領導人見面前的專訪可以看出,雙方對此行的定位和期待至少有三點是相同的:一是希望能在政治上增信釋疑,確立戰略互惠的雙邊關係;二是讓中日熱絡的經貿關係錦上添花,加強雙方在能源、環保、打擊犯罪以及應對老齡化等方面的合作;三是都希望借官方關係的回暖、升溫,來消減兩國民間近年來不斷見漲的誤會和敵意,增進民眾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當然,通過專訪談話也可以看出,中日雙方對此訪的定位和期待還是存在耐人尋味的差異。 

  文章指出,溫家寶在受訪時重申了中國政府在包括靖國神社在內的歷史問題等領域的一貫立場,籲請安倍務必珍惜雙邊關係來之不易的轉機,信守承諾,不要再做參拜靖國神社這類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這再次印證了此前輿論的普遍猜測:此訪在時機上有著制約安倍參拜的重要考量。 

  而反觀安倍的談話可以看出,他對於中方迄今仍然視為中日關係晴雨錶的歷史問題,僅表示雙方都要“用謙虛的態度對待歷史”,可見依然採取的是曖昧、模糊的態度。但對於朝鮮綁架日本人質問題、日本入常,以及對中國軍費不透明等日本感興趣的問題,安倍則毫不諱言、反覆強調。 

  前後外交活動凸現認識落差 

  分析兩國對於溫家寶此訪的認識和定位,既要聽雙方領導人的表態,又不能完全憑這些表態,還應看看兩國在此訪前後的主要外交活動。 

  文章表示,在溫家寶訪日前2天,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剛結束他為期三天的訪日行程,日本給予伊7億美元的貸款用於重建;在此前一個月,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訪日,日澳正式簽署安保聯合宣言;此前三個月,印度總理辛格訪日,兩國就加強海軍合作達成協定,並且和安倍達成了關於兩國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係的協定。安倍還在年初訪問歐洲,爭取歐洲在“入常”和朝核問題上的支援。而就在溫家寶訪日後不久,他還將開始上任以來的首次訪美之行。 

  從溫家寶訪日前後日本的重要外交活動可以看出,中日關係雖然在日本全球外交戰略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其外交主軸仍是日美同盟,外交重點也是強化同印澳的合作,平衡、防範甚或對抗中國的意味不言自明。 

  再看中國,溫家寶是在結束對韓國短暫訪問後赴日的。此前的3月26-2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剛剛成功出訪俄羅斯;1月底2月初,胡錦濤出訪非洲八國。而在1月份,伊朗特使和以色列總理相繼訪華;去年12月份,哈薩克斯坦總統等訪華;去年11月份,中國成功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文章說,從這些活動可以看出,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將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作為外交重點時,“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則是排在外交總方針中第一位的重點任務,足見發展中日關係在全球外交戰略中的地位較之日本位置更高,因而對溫家寶此訪的定位和期待,既不像日本那樣定位模糊,也不像安倍那樣企圖“以外養內”而富於功利化,而是站在戰略高度,著眼全局、著眼未來來給予高度重視的。 


    相關專題: 溫家寳總理訪韓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