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英國水兵 伊朗展現驚人外交手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1 17:13:04  


4月5日,伊朗釋放15名英軍士兵。
  4月5日中午,英國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緩緩降落在倫敦希思羅機場4號出口旁的貴賓停機坪上。機上的15名乘客被人引導著從機尾處走了出來。不遠處是荷槍實彈的員警,兩架軍用直升機在機場北邊跑道上空盤旋著。

  如此大的陣勢,迎接的正是被伊朗扣留十幾天後,被作為“禮物”釋放的15名英國水兵。當外界期待他們會對自己之前在伊朗的表態作出解釋時,他們已轉乘軍用直升機前往倫敦西南德文郡的軍事基地。

  對此,英國《泰晤士報》評論稱,“一場海灣對峙和對又一場戰爭的擔憂,最終以諷刺和戲劇性的場面告終”。 

  坐商務艙回家 

  4月4日,對伊朗總統內賈德、英國首相布萊爾以及其他許多國家首腦來說,都是一個極富戲劇色彩的日子。這一天,內賈德召開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新聞發佈會,在這個讓人期盼已久的會議結尾,他突然宣佈,將立即釋放15名被關押的英國水兵。會後,伊朗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 

  內賈德在總統府接見被扣士兵的情況。電視畫面上,他親切地詢問一名水兵:“你過得怎麼樣?喜歡這段強制性假期嗎?”水兵則回答:“我們對你們的原諒表示感激。”內賈德嘴角浮起一絲微笑:“不客氣。”

  美國《紐約時報》評價道:身著明顯不合身的西服的水兵們,在總統府前站成兩排,“像拜訪伊朗的運動隊一樣”,面對鏡頭揮手致意,“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不管伊朗總統府前的那一幕看上去有多古怪,卻還是讓千里之外的布雷爾和其他英國官員著實松了一口氣。在此之前,他們只知道伊朗方面在被扣士兵問題上出現了鬆口的跡象。直到內賈德宣佈釋放水兵的那一刻,布萊爾才第一次從電視上聽說了這個消息。

  當晚,被扣士兵的家人朋友徹夜沉醉在香檳和狂歡中。羅斯索恩太太是年僅21歲的水兵南森•薩默斯的外婆,她手中高舉著一瓶香檳,無比開心地對英國記者說:“過去13天裏,我們全家遭受了致命的打擊,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這半個月是我一生中最難熬的一段日子,現在總算過去了。我今天實在太高興了!” 

  獲釋的英國水兵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高興。離開德黑蘭前,他們每個人都獲得了伊朗政府統一贈送的禮物,法新社記者拍攝到他們在候機室查看禮物的畫面,禮品包括手工藝品、花瓶和特製糖果。

  英國《天空新聞》的記者也搭乘了同一航班,他看到15名英國水兵都坐在商務艙裏,喝著香檳,“飛機上充滿了笑聲”。不過,當他們走下飛機的時候,每個人都換上了軍裝。 

  英國質疑“水兵危機” 

  就在英軍士兵抵達希思羅機場時,英國首相布萊爾堅持說,英國沒有就15名英軍人員獲釋同伊朗達成“任何協議”、雙方也沒有任何談判。但他表示,在13天的危機中,英國和伊朗開啟了“新的溝通管道”,並稱之為“明智之舉”。他也同時強調,政府解決其他問題的決心沒有減弱,比如所謂伊朗支持伊拉克恐怖主義的問題。事實上,這也是中東媒體猜測的美國總統布什正在準備的對伊朗宣戰的“藉口”之一。 

  15名被扣押的英軍士兵回國理所當然地成為5日英國各大媒體的頭版焦點。它們普遍認為,水兵獲釋是老式外交努力勝利的結果。《獨立報》在5日的文章中表示,“喋喋不休的討論總比戰爭好得多。”

  《每日電訊報》則認為,首相布萊爾的外交政策顧問沙因瓦爾德,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拉裏賈尼長達一小時的電話通話,使危機取得“突破性”進展。 

  慶祝士兵獲釋的同時,英國媒體也不忘質疑這件事情。在它們看來,這件事情仍存在很多模糊之處:水兵為什麼會被扣留?沒有防禦能力的英軍汽艇為什麼會在有爭議又危險的水域活動?英軍士兵到底在什麼狀態下如此“坦率地”承認“曾入侵伊朗水域”?為什麼會出現內賈德最後長時間送別英軍士兵的“丟人”場面?媒體也質疑政府:為什麼會讓伊朗把這次事件轉化成一次政治宣傳? 

  西方媒體和政治分析家普遍認為,從最終結果來看,伊朗和英國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英國讓水兵平安回家,而且沒有被伊朗強制道歉;伊朗則得以顯示自己的“寬宏大量”,“很有面子地”避免了衝突升級。 

  伊朗外交得分 

  釋放英國水兵,伊朗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外交手腕。《衛報》5日稱,內賈德通過這一事件“證明他能最大化地利用政治機遇”。

  《獨立報》則認為,英國和伊朗都可以算作大贏家,但是伊朗憑此事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掌聲,“再次確定自己是地區內有能力挑戰美英的國家”。

  《每日電訊報》則援引美右翼政客、美前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的話說,伊朗贏得了一場“重要的宣傳和公關戰”,因為“英國政府的反應不夠”,將讓內賈德認為今後不必擔心“同樣或更嚴重的挑釁會有更強烈的反應”。 

  伊朗政府和媒體則認為,“水兵事件”有著另外的重要意義。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外交政策顧問、伊朗前外長韋拉亞提5日表示,在這場危機中,“伊朗向世人表明,它將勇敢無畏地保衛本國領土完整。通過寬恕英國水兵,伊朗達到了目的。”

  同日,伊朗報紙題為《獲釋的消息是強權的恥辱》的評論文章稱,水兵重獲自由表明“伊朗具有對抗任何進攻或侵犯的強大力量”,也“阻止伊朗與世界其他國家陷入緊張衝突”。 

  不過,身在倫敦的分析家拉夫丹佛則表示,對拉裏賈尼等強調實用主義原則的伊朗政治家而言,釋放水兵表明伊朗當局正在“按戰略優先順序部署策略,級別最高的正是核開發專案”。為此,伊朗必須努力發展經濟,避免受到國際制裁。(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