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日本颳起“中國熱”旋風 民間重新解讀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1 14:03:44  



  《東洋經濟週刊》的很多編輯記者都有留學美國和南韓的經歷,現在留學中國則成為考核記者“專業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樣,日本的電視新聞對中國的客觀報道開始多了起來。一位從事電視研究方面的專家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日本國家電視臺NHK曾經將中國涉日遊行的同一個鏡頭放映過近千次,但近期NHK節目已經從單純對中日爭端等局部問題的報道向全方位報道轉變。”可以佐證這個判斷的幾個例子是,4月6日晚上的NHK電視臺介紹了中國的國際廣播發展情況,4月7日上午則播放了有關中國農村改革的節目。

  “學漢語”日趨火爆

  每年4月1日是日本學校開學的日子,但今年新學期正式上課時間是4月9日。“去年選修中文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排課成了一大問題,今年選修中文的學生恐怕要更多。”橫濱國立大學負責中文教育的村田教授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不僅學中文的學生數量增加,日本學生現在還特別注重中文的實用性。在橫濱國立大學林老師的印象中,現在日本學生學習中文的態度非常認真,“很多人課下還參加了考級”。

  學生們對漢語的追捧不是沒有來由,因為“懂不懂中文”甚至已經成了日本大學生求職時的一項重要指標。

  “從去年開始,三菱商事招收的職員,每個人都必須會中文。大學裏沒有學習過中文的,進公司後要學習三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中文。”日本三菱商事(中國)商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武田勝年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

  網民“攻擊中國熱”退燒

  “第二頻道”是日本最熱鬧的BBS網站,那裏進行的口水戰和謾罵帖要遠遠多於正式評論。與日本《產經新聞》過去喜歡組織一些署名為“評論家”的人出面攻擊中國相比,第二頻道裏對中國的叫囂異常直接和明目張膽。

  但最近一段時期,真心想了解中國的帖子也開始逐漸多了起來。4月7日,第二頻道上議論最多的話題是溫家寶總理在日本乘坐的交通工具、靖國神社問題以及中日間自由貿易問題等等,相對來說算是比較冷靜。

  一些網民開始討論日本與中國到底該如何相處,網民們大體上能比較認真地談論中日關係,謾罵和攻擊性言論多少有些“退燒”的跡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