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儒:講白點,“第二共和”就是法理台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0 10:29:15  


蔡逸儒:中國人常說,凡事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不是沒有道理的。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作者 蔡逸儒)3月18日,由台大教授陳明通(新任台灣“陸委會主委”)等人主筆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草案出爐。該草案保留原有“憲法”總綱,表面上讓台灣與“中華民國憲法”連結;台灣政府體制採內閣制,最高行政機關是“國務院”,“總統”虛位化,改為間接選舉,監察權回歸“國會”,“國會”席次兩百席。

  根據陳明通的講法,由於本案提出前曾與民進黨及陳水扁方面有過溝通,一般認為,此事若非經過彼等同意,至少也是默認。

  表面看來,此一“憲法”草案並未觸及領土、旗、歌、號等主權象徵的問題,似乎有意避免爭議,不願觸怒大陸,不讓美國抓到把柄,但就其實際這卻又是將台灣與大陸全然置於對立面的一種安排,大陸是大陸,台灣是台灣,兩者互不隸屬。講白點,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化”,就是法理台獨,就是“一邊一國”,就是“兩國論”的翻版。

  此一草案後來受到台灣各界的廣泛討論,也有不少批評,陳明通日後在回應時並不否認,追求法理台獨有其理想性,但由於現實的困難所以採取另一種選擇,保留“中華民國國號”,“這是一種溫和務實的策略”。台灣各界普遍質疑,這不是漸進式的法理台獨還是什麼?

  果然,3月28日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表示,所謂的“第二共和憲法草案”,迎合陳水扁謀求“臺灣法理獨立”的圖謀,公然納入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主張,否定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企圖製造國家和民族的分裂,台灣各界抨擊所謂的“第二共和憲法草案”,是以“凍憲”為名,行“制憲”之實,企圖欺騙臺灣民眾和國際社會,大陸堅決反對陳水扁和臺灣“台獨”分裂勢力通過所謂“憲改””,實現所謂“臺灣法理獨立”的圖謀,大陸將嚴重關注事態的發展,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大陸顯然也了解事態的潛在風險,不願掉以輕心。

  根據瞭解,這些日子以來,有不少親民進黨的學者前往中國大陸多方溝通,說明修憲目的並非追求獨立,其中除了有提升政府效能的考量之外,也有選舉的算計,大陸方面大可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但由於北京對於陳水扁根深蒂固的印象和不信任感,再加上民進黨一向的分離主義主張,大陸當然得由最負面的角度加以解讀。

  事實上,連新加坡聯合早報都在3月30日以社論方式指出,“第二共和”是個大炸彈引信,台灣是在單方面破壞現狀,“可以預見,在進入選季後,隨著“第二共和”憲草議題熱炒而來的便是煽動瘋狂的民粹情緒和升高劇烈的憲政衝突”。

  或許,中國大陸內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如果只是選舉語言,只是喊喊口號,或許真的只是想要提升政府效能,而且以民進黨及陳水扁的現況來看,再加上實際的憲政程式,他們想要成事也未必容易,大陸犯不著反應過當,掉入民進黨的陷阱。但也有人認為,如果不保持高度警戒,難保水扁不會再出什麼怪招,一意孤行的把事情搞到兩敗俱傷,不可收拾的地步。2004年的公投和2006年的終統事件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陳水扁空有動機事小,但等到萬事俱備,再來反對又已緩不濟急。所以與其掉以輕心,不如做好萬全的準備。

  中國人常說,凡事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