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靠科技創新 破解實戰保障瓶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0 10:03:23  


中國國產90式火箭炮發射。
中國陸軍PZG95防空高炮。
  用資訊技術實現動態保障

  現場重播:對抗中,一輛新型火炮牽引車遭“敵”機轟炸受損嚴重。搶修分隊趕到現場,利用資訊網路遠端“診斷”系統向千里之外的專家求救。根據前方傳回的資訊,專家組在緊急實施“會診”後,將搶修方案傳回。40分鐘後,該新型火炮牽引車又重新恢復了“活力”。

  新聞背景:未來資訊化戰爭的節奏越來越快,分秒之間都關係到戰局的進程。該團黨委認識到:原來那種“工廠式”的靜態維修模式已難以適應實戰需求,必須提高保障效率,解決新裝備動中保障難的問題。

  為此,該團運用現代資訊技術,開發出新裝備電子資料庫,建成遠端裝備保障資訊支援系統;以團指揮網和野戰指揮方艙為載體,建起搶修視覺化的野戰自動化保障體系。他們還加大資訊條件下車輛搶修、搶修所的展開等內容的演練,摸索出伴隨與跟進、直接與間接等保障方法,實現了維修保障由靜態向動態、由營區向野外的跨越。

  靠科技創新破解保障“瓶頸”

  現場重播:演練第2天,天氣突變,雨雪交加。3連的“寶貝疙瘩”某新型火炮,第一次進行實彈射擊。如此惡劣的天氣,它“嬌貴的身體”能否經受住考驗?連隊官兵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平時訓練中,該新型火炮性能受天氣影響,打擊目標命中率總是不夠穩定。為提高該新型火炮的全天候作戰能力,攻克技術保障的“瓶頸”,該團革新出了“火炮射擊計算指揮儀”。

  搜索、偵測、計算……安裝上革新成果的新型火炮沒有讓大家失望。“轟!”隨著一聲巨響,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擊中目標。

  新聞背景:隨著新裝備不斷列裝,技術保障難題一個接著一個。該團黨委“一班人”認識到:只有靠科技創新,才能不斷破解新裝備保障的“瓶頸”。

  他們探索出精細化改造、程式化維修的科技創新路子,突破了一個個保障“瓶頸”。某型導彈發射控制設備,連續發射時經常斷電。技術人員研製出“智慧快速充電儀”,提高了該型導彈連續發射能力。某型榴炮炮栓分解維護保養費時費力,危險性大。官兵們革新出“炮栓分解工具”,使炮栓分解時間由9分鐘提前到3分鐘。

  培養人才“保障群”提高戰時保障能力 

  現場重播:清晨,白霧茫茫。“敵”火炮群突然發起攻擊,陣地頓時硝煙彌漫。“紅軍”猝不及防,遭到重創。陣地上,某新型火箭炮、新型雷達等陷入“癱瘓”。接到求援資訊,一支精悍的搶修小分隊快速趕到。維修人員各司其職,一起上陣,很快讓受損的新型裝備“起死回生”。

  新聞背景:未來資訊化戰場,提高新裝備戰時保障能力要求有一支新型的技術人才“保障群”。該團打破專業壁壘,制定出“尖子帶骨幹、骨幹帶群體”滾動培訓計劃;出臺了《裝備業務技能考核實施細則》,對技術幹部進行資格認證和稱職能力考評。

  與此同時,他們先後與4所軍地院校建立了人才培養協作關係,學習研究現代資訊技術、野戰裝備防護等知識;加大通用裝備、技術保障指揮訓練和新裝備操作、新方法運用等保障方法演練,提高官兵維修新裝備器材的能力。目前,該團從單兵到各個層次,從戰鬥保障到各個專業,構建了全員額、全要素、全裝備、全過程的整體保障新體系。(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