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教育風波頻生 教改如何推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30 09:07:27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有關教育學院風波的聆訊昨天正式展開。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教育學院乃人師培訓之地,如今竟鬧出校方與主管當局“對簿公堂”的新聞,實在令人費解和慨嘆。

  有關聆訊,雖非法庭審訊,但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和約束力,故對所謂“干預”指控的最終是否成立,目前不宜下斷語;但是,目前教育界發生的一些事件,顯然並不是基於對教育目標和理念的探討,而是仿如一些“宮闈片”般,一些人動輒提出什麼“權力鬥爭”和“政治陰謀”之類的指控,令廣大家長和社會人士對教育工作的神聖和誠信越來越感到懷疑。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他們想的到底是學生的利益、市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還是僅僅是他們少數人的私利和需要?

  從一般市民角度理解,對政府撥款資助的教育機構,教統局是主管教育工作的政府部門,後者過問、關注前者的工作,包括員工的表現是否稱職,應屬正常的權責範圍所在,何以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彈”?

  社論指出,教育改革是政府已經訂下的目標,最終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令學生能夠更愉快、主動學習,以及令教育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運用。作為學校,如何令學生理解教改的必要和更好落實教改的目標,正是校方應有的職責。

  當然,學校方面對教改的步驟或措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既然教改已經是政府經過長時間諮詢之後制訂的政策,學校首先就有義務去配合和執行,使之通過實踐逐步完善。否則,政府說東,有人就說西,教統局要求加強教學,有人就說教改“迫死教師”……,如此如何可以去正確認識教改?如何去完善教改,令學生更加得益?

  在此情況下,作為教統局負責官員,有責任維護教育政策,以確保教改能按部就班得到推行,如果教改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亦需通過正常工作途徑協商和修正。

  同樣,近日有關某大學校長遴選的事件,亦令人有如同看“鬧劇”之感,先是有人向傳媒“放料”“爆”“秘聞”,繼而各路“人馬”各拉“山頭”角力,原任校長已離任在即,新校長的產生仍遙遙無期,如此“有校無長”出現“真空”,豈非咄咄怪事!

  社論總結,教育是社會之本,少數人利用教育工作的神聖,企圖達到阻撓政府施政的目的,只能令人反感和嘆息。
教育改革,一些步伐上的問題已經在不斷改善中,而教改的目標和成效也正在不斷展示出來。教改需要各方支持,首先需要教師支持,任何打擊教改的企圖,最終只會令學生利益受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