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台視釋股案是蘇貞昌密令指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9 10:35:07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台視釋股案現在演成一樁國際醜聞,由一個日本人召開的記者會,向國際間揭露了台灣的政府官員“挾公權力以令外資企業”的不可思議的舉措。 

  但此一事件的全部面向顯然更深沉、更複雜得多。一月十七日的那場“富士宴”,只不過是此案的一個“小場景”,由“新聞局長—擔綱,“經濟部長”幫腔,向當事人展示政府和特定媒體及企業間的權力關係。 

  社評說,將高度提升一點來看,此案的“中場景”則在於政府如何透過公股染指一家電視公司,從當年被輿論指為政治酬庸的任命賴國洲作台視董事長,一路演變到如今由財政部出面以“不適任官股董事長”為由而拔除賴國洲,並藉“釋股於民”的名義而暗中操盤著經營權的易手。 

  再將高度提升一點,則此案的“大場景”正是民進黨政府操縱新聞媒體的實相。台視釋股只不過是如今二○○七年初的戲碼;再往前有二○○五年底由姚文智和謝長廷聯手向TVBS發出“不排除斷訊撤照”威嚇的事件,還有各家有線電視業者進行換照初審時僅民視一家新聞台過關的事件,還有“新聞局”處理廣播換照作業對中廣不合理箝制而遭監察院糾正“逾越職權”的事件……,林林總總,這才是民進黨操控媒體的“大場景”! 

  社評表示,正因“大場景”如此深不可測、暗無天日,所以富士宴的“小場景”鬧得沸沸揚揚驚動國際,若欲僅由鄭文燦出面承認“是我私人埋單”,已絕不可能道盡故事的全貌。一個飯局上,坐著島內媒體最高主管官員的“新聞局長”,坐著外人投資最高主管官員的“經濟部長”,再加上兩個業者;這一幅“看圖說故事”的景象意義,豈是作主人的輕描淡寫的說詞就能澄清? 

  鄭文燦的意圖為何?難道真的只是“邀請島內外兩家優良媒體交流”?這是連小孩子都騙不過的謊話!陳瑞隆的角色為何?難道真的只是單純地受邀赴宴作陪?這也是連小孩子都騙不過的謊話!兩個“內閣閣員”參與了這樣被外國記者描述為“醜聞”的活動,而蘇貞昌仍堅稱“事前不知情,過程不了解”,孰其能信?蘇貞昌如果真的對自己“閣員”的大膽行為如此一無所知,那是嚴重失職;反之,如果其實是蘇密令指使,卻公然抵賴,那就是欺瞞天下、誠信掃地,更要罪加一等了! 

  社評指出,老實說,如果整件事真的只是“新聞局長”自掏腰包的一場私人飯局,則蘇貞昌所說的“他吃飯我不必知道”,未嘗不是一種答案。但如前所述,內幕深深深幾許,“富士宴”原本只是一個大故事當中的“小場景”。台視釋股案的真實內情,誰知道尚有多少來龍去脈未被挖掘出來?若非民進黨意圖操控媒體的手段鋪天蓋地,“大場景”的景深與廣度皆駭人聽聞,怎可能無緣無由地冒出“富士宴”一場獨幕劇?鄭文燦何以獨獨“青睞”自由時報一家與日本富士台代表飯局交流,能不令人疑竇叢生?賴國洲非等閒之輩,卻由“財政部”的學者部長出手拔除其官股董事長職位,又難道全無幕後的佈局?這樣的劇本當然不是鄭文燦寫得出來的! 

  蘇貞昌的“絕不護短”之說,似欲以鄭文燦“擅作主張”來杜天下悠悠之口;但若論內幕的複雜度,只怕這頓飯的責任絕不是“棄車保帥”所能了事。台視事件暴露了李登輝與陳水扁交惡的政治底蘊,並由這場惡鬥和權力遊戲衍生成一場媒體交易的國際醜聞;這樣的責任豈是蘇揆自謂“不護短”就能解決?何況,至今尚未看到如何“不護短”! 

  最後,社評認為,山雨欲來風滿樓,台視釋股這幕戲的“大場景”,顯然還未完全揭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