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誇口:深藍之外,都是綠營潛在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9 08:48:40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台灣親綠的自由時報今天一篇特稿說,多數政治觀察家都認為,二○○八“總統”大選將不脫藍綠大對決的基本格局,在兩大黨競爭緊繃的態勢下,“國家認同”衍生的統獨路線與經濟政策下的階級主張,預料將是左右選民投票取向的兩大重要關鍵。

  在上述前提下,民進黨爭辯多時的“總統”提名排藍民調,究竟要低度排藍、中度排藍,或是深度排藍?若要精準可行,必須放置在民意結構現實層面,做為比對及思考背景,才能從而選出最佳的“總統”參選人。

  特稿宣稱,比較官學界近年所做的幾項民調結果,不難歸納出一個共同趨勢,在“國家認同度”方面,是一條上升曲線,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知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則大幅下降,進而“主張獨立”與維持現狀的,全都輕易過半,有的甚至達到四分之三,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

  特稿還稱,如果再以對中經貿政策的意見來比較,陸委會上月公布的調查指出,五成四至七成七的民眾認為台商到大陸投資的比例太高,會對台灣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有半數的民眾贊成對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限制,採取嚴格控管的規定。同時有六成三的民眾認為加強兩岸經濟交流的管理對台灣是有利的。一般認為開放措施有利於北部、企業界、年輕人的利益,反之則對其他族群、特別是中南部的民眾產生剝削效應,民進黨定位為本土政黨,在意識形態上,是以傾獨的民意為基本盤,在地緣上,近幾年都是以中南部為票倉,這二者交乘的結果,藍色要排多少?數字就會說話了。

  一對一的“總統”選舉,過半為贏,民進黨與國民黨都一樣,不可能單靠深綠與深藍求勝,淺綠與淺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若有候選人具備條件特質,淺色藍綠都是他的潛在票源,則在邁向當選的過程中自然更為加碼。在這個基礎上,民進黨的“深度排藍”會排掉八成選民,顯然應優先剔除,根本不必考慮,應換個思考,改成“排掉深藍”,才是正辦!
  
  特稿最後說,中執會昨日通過排掉三成的民調版本,比起上述客觀數據,已偏嚴苛了,較合理的取樣應是排掉二成,留下八成選民來做有效樣本,才是一個執政黨的架式。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