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評論:台灣“淺碟政治”的特點與危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9 07:58:00  


“淺碟政治”的危害性太大了,政黨惡鬥,社會分裂,族群對峙,經濟邊緣,安全不再,戰爭籠罩,有百害無一利!圖為民進黨“立委”王淑慧丟出的“飛天鞋”擦中王金平。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即將出版的四月號《中國評論》發表中國評論通訊社評論員鍾維平題爲《台灣“淺碟政治”的特點與危害》的社論,全文如下:

  一直想找到一個形象比喻台灣選舉政治的詞彙,有日靈光在腦中一閃,“淺碟政治”如何?後來一查資料,才發現台灣聯合報早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一篇社論中,就涉及到了台灣的“淺碟政治”,用的就是這個詞。

  聯合報的相關社論說,過去,台灣的經濟被稱為“淺碟經濟”;現在,我們發現台灣曾大感自豪的民主成就更是“淺碟政治”。這個淺碟,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提升人民幸福的動力,卻不時激蕩淺碟風暴,禍台殃民。

  該社論對“淺碟政治”的特徵有所勾勒:台灣近幾年的內耗空轉之下,各方面似乎都在“變薄”。政治上,失去民主深化的追求,而陷溺於爭權逐利;經濟上,失去向外開拓的瞻矚,坐困愁城;社會上,民眾的情感被切割分化,而變得易怒難容;人們對現狀感到躁鬱,對前景感到悲觀。 

  因為該社論不是主要探討“淺碟政治”的,所以沒有深入挖掘,也就給我們留下了補充分析的空間。“淺碟政治”的聯想,源頭當然來自“淺碟經濟”,台灣經濟是舉世公認的外貿型、海島型的淺碟經濟形態。經濟是基礎,自然決定了政治形態的相似性。台灣的“淺碟政治”與“淺碟經濟”之間有共通的特點。

  第一,依賴性強。“淺碟經濟”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對外依賴性強,大進大出,自己很難作主。“淺碟政治”具有同樣的屬性。台灣的政黨政治、選舉政治,表面看來,自主性很大,選民選票說了算,但是,這祗不過是“淺碟”上的政治水珠而已。台灣政治,強烈依賴美國的亞洲戰略,依賴美台關係,甚至也依賴兩岸關係。美國與中國大陸,才是決定台灣政治最後歸宿的力量。

  第二,資源性缺。台灣之所以呈現“淺碟經濟”特徵,最主要原因是資源缺乏,自己沒有什麼東西,一舉一動都靠外來的。台灣的“淺碟政治”具有同樣的特徵。政治人才缺乏,政治理念缺乏,政治資源缺乏,政治秩序缺乏,政治文化缺乏。比如,同樣是選舉政治,美英國家實施的兩黨制,台灣目前就沒有仿效的資源,台灣的兩大黨關係仍然處在你死我活的革命式政黨關係,導致選舉成了置對方於死地的政治手段,那麼,一切民主的資源都無法真正地運用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