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圖赴日“奔喪” 時機敏感日可能拒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8 16:42:07  


  雖然李登輝的“日本恩師”生前精心策劃了“奔喪”陰謀,但李登輝的訪日計劃仍可能功虧一簣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獲稻發自北京 

  對李登輝來說,似乎又快等到了“出風頭”的機會。 
  
  3月12日,李登輝就讀日本京都大學時的老師柏佑賢去世,其家屬致函台灣的李登輝,希望他能到京都參加告別式。86歲的李登輝自然不甘寂寞,3月21日特地到台北市的醫院進行健康檢查,號稱目的就是為自己4月初的日本行舖路。 
  
  日本教授充當“台獨”吹鼓手
  
  李登輝1943年至1946年就讀於日本帝國大學(即今京都大學)農業經濟系。他日後聲稱自己“22歲前是日本人”,媚日之情溢於言表,與這段生活關系緊密。
  
  柏佑賢是李登輝京大時代最後一位謝世的老師,他曾擔任京都大學農學部教授、京都產業大學校長,獲得日本勛二等瑞寶勛章,著有《農業政策》、《日本農業未來像》等書,也曾撰寫論文討論中國農業的形態。李登輝當初憑借在農業領域的專長引起蔣經國的注意,由此平步青雲,可以說柏佑賢對他“教導有方”。
  
  柏佑賢也曾頗為得意地說,這輩子最為難忘的就是教出了台灣的“總統”。早在2001年,面對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柏佑賢仍與他人一起發起了所謂“歡迎李登輝訪日”的簽名活動。由此可見,柏佑賢對李登輝的重視,早已超越了普通師生層面的關系,事實上成為支持“台獨”的吹鼓手。
  
  日前,柏佑賢的兒子柏久通過台裔醫師大田一博致函李登輝,稱柏佑賢曾交代大田,如果生前不能幫助李登輝“訪問”日本,那麼死後的訃文一定要交給李登輝,讓他得以以此名義申請訪日。  
  
  “校友”身份成擋箭牌
  
  李登輝最後一次與柏佑賢見面是在2004年12月31日。當時,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反對向李登輝發放了簽証,李率全家老小拜訪了位於京都的柏佑賢家。
  
  在京都期間,李登輝還想去京都大學參觀,不料日本警方臨時告知,行程因為“安全理由”而被取消。李登輝只好在校門口望了一眼。柏佑賢後來表示,他死之前還想見到李登輝,如果政府不同意,他就發病危通知,讓李登輝以“探病”為由提出簽証申請。
  
  “校友外交”是李登輝的慣用伎倆。1995年6月,他就曾打著“校友敘舊”的幌子訪問康奈爾大學,來到了他做夢都想踏上的美國土地,引發當年中美之間的軒然大波。
  
  “外交秀”一脈相承
  
  李登輝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期間,為拓展台灣的“外交空間”可謂絞盡腦汁,使出了五花八門的招數。
  
  1992年2月,李登輝以“度假外交”之名訪問了菲律賓、印尼和泰國,做了很多上不了台面的事,實現了其所謂“破冰之旅”。1994年5月,李登輝祭出 “典禮外交”的大旗,以出席哥斯達黎加和南非總統就職典禮為名,率領大批僕從演出了一場從拉美到非洲的“跨洲之旅”,利用各種場合“增加了台灣在國際間的出現率”。1995年4月,李登輝以“私人度假”為名,訪問中東,結果不但以色列沒去成,連阿聯酋、約旦的元首也沒見著。台灣媒體戲稱之為“沙漠之旅”,並認為是李登輝“元首外交”最大的屈辱。
  
  在這些名目多變的“外交秀”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他每次都不遺余力宣傳“台獨”。此次搞出“葬禮外交”,可以說與以往一脈相承。
  
  柏佑賢的告別式將於4月7日舉行。日本媒體分析稱,日本政府出於中日大局的考慮將會拒絕李登輝入境。看來,對於“恩師”精心策劃的“奔喪”安排,剛檢查完身體的李登輝能否受惠還有點懸。(來源:新華網)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