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嚴肅對待日本民族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6 14:37:08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福山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就任日本首相僅半年的安倍晉三,已在亞洲挑起了憤怒,並讓日本的重要盟友美國也感到不快。但布什政府是否會動用影響力,勸說安倍不要再有這種刺激人感情的行為呢? 

  安倍的前任小泉純一郎是個打破傳統框架束縛的領導人,他振興了日本的經濟,改革了郵政儲蓄系統,並打破了長期執政的自民黨派系體系。但小泉也使一種新的日本民族主義合法化,因為他每年參拜靖國神社,而激怒中國和韓國。如果說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安倍是更有決心要建立一個固執己見並且絕不道歉的日本。 

  如果認為關於靖國神社的爭辯,只是中國人和韓國人為在政治上取得優勢而糾纏日本,而不去深究歷史背景,可說對此的了解相當膚淺。問題並不在於埋葬在神社裡的12個甲級戰犯,真正的問題在於與其相鄰的“遊就館”(編按:靖國神社附設的戰爭博物館)。 
 
  戰爭責任一貫迴避 

  走過陳列博物館中的三菱零式艦上戰鬥機、坦克和機槍,參觀者會看到一段恢復了“現代日本歷史真相”的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它採取民族主義的史觀與論調,那就是:日本是一個飽受歐洲殖民強國欺凌的犧牲者,日本要保護其他的亞洲人民不受列強的欺凌。例如,日本把佔領朝鮮作為殖民地,被描述成是一種“夥伴關係”;這裡也不會看到關於日本軍國主義在南京或馬尼拉濫殺無辜的任何描述。

  人們也許會爭辯說,這個博物館只是多元民主社會中某些人的一種立場而已。但在日本並無其他的博物館,對日本的20世紀歷史作別的觀點描述。歷屆日本政府都透過一個私人宗教組織,在背後贊助遊就館運作,從而迴避責任。

  這立場無法令人信服。事實上,與德國不同,日本從未反省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責任。儘管在社會黨人村山富士任首相時,曾在1995年正式代表官方就戰爭問題向中國表示道歉,但日本國內從未對其應該承擔多大責任進行過認真討論,也從未真心進行過駁斥遊就館說法的宣傳或行動。

  作者說,我在1990年代早期與日本右翼打過交道,當時我和渡邊素一在日本參加了兩次電視討論節目。渡邊當時被我的日本發行商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挑選來擔任我的著作《歷史的終結和最後一個人》日文版的翻譯。他是日本上智大學的教授,是石原慎太郎的合作者。兩次會面中,我聽到他在觀眾面前解釋說,當關東軍離開中國時,滿洲國的人民是怎樣噙著淚水、對於日本是如何地感激。在渡邊看來,太平洋戰爭可歸結為一種競爭,因為美國決意壓迫非白人,日本才會落敗。

  渡邊與那些否認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人沒什麼不同。不同的是,他在日本可以輕易博得觀眾的認同。除此以外,最近還發生好幾起令人擔憂的事件。例如,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人受到了民族主義份子的暴力威脅,比如前首相候選人加藤弘一的家就受到燃燒彈襲擊。 
 
  擴軍將遭亞洲孤立 

  讓美國很為難。一些美國戰略家渴望在《美日安保條約》之外建立一個類似北約的防禦網,來包圍中國。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推動日本重新建立軍隊,並公開支持對禁止日本擁有軍隊或發動戰爭的戰後憲法第9條進行修訂。

  但美國應該對到底想要什麼,保持謹慎。美國軍事基地在遠東地區的合法地位是建立在美國代替日本行使自衛權的基礎上。由於日本民族主義再起,日本單方面修訂第9條將,會使日本被整個亞洲孤立。

  修訂憲法第9條,一直是安倍想做的事,但他是否真的會付諸實施,很大程度依賴於能從美國盟友得到怎樣的建議。布希總統出於對日本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支持,而不願對“好朋友小泉”就日本的民族主義發表意見。但現在日本已撤回了少量軍隊,也許布希現在可以坦率地對安倍發表看法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