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西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佔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佔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佔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佔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借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佔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家政要: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 ,1999年12月31日任俄羅斯代總統,2004年3月連任總統;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 (Sergei Mironov),2001年12月任職,2003年1月蟬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鮑里斯.格雷茲洛夫(Boris Gryzlov),2003年12月當選;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 (Mikhail Fradkov),2004年5月就任;安全會議秘書伊戈爾·伊萬諾夫 (Igor Ivanov),2004年3月任職;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 (Sergei Lavrov) ,2004年3月任職。
人口:1.422億(截至2007年1月1日)。全國有13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82.95%,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 、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人口分佈極不均衡,西部發達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個別地方達261人,而東北部苔原帶不到1人。高加索地區的民族成分最為複雜,有大約40個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可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
自然地理: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外交: 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獨聯體為戰略重點,以與西方關係、特別是與歐洲關係為優先,同時加強亞太外交,加大對中、印等亞太大國的借重。其宗旨是積極推動多極化進程,力主重振俄大國地位,突出維護國家利益,著眼點是為俄國內經濟復興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與中國關係:1949年10月2日,中國與蘇聯建交。蘇聯解體後,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解決了兩國關係的繼承問題。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發表了《關於世紀之交的中俄關係的聯合聲明》。2000年7月,俄總統普京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2001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2年12月,普京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2004年9月,溫家寶總理正式訪問俄羅斯並舉行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2004年10月,普京以總統身份再次訪華,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並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表示,這一協定的簽署,標誌著中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2005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赴俄羅斯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慶典。2005年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這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中俄聯合公報》。2005年9月,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首腦會議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雙方就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同年9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訪華,與吳邦國委員長舉行會談,標誌著中國全國人大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定期交流機制全面啟動。2005年10月,溫家寶總理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四次會議。2005年11月,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溫家寶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次定期會晤。2006年3月,總統普京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俄羅斯年”開幕式和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兩國並簽署了聯合聲明,並簽署了22個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資、金融、交通等領域。2006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訪問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