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陳邦治先壞制度 扁第二任期狂升15上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8 10:15:26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陳水扁第二任,還做不到三年,已晉升了十五名二級上將,等於台軍每年“量產”五名上將,速度驚人。 

  中國時報今天專題報道指出,陳水扁就職迄今,共計升了廿四名上將。第一任有九人,第二任已達十五人,預料至其任期結束,還會升一至三人。陳水扁第二任所升上將,極可能是首任的一倍,目前已較首任多六人。 

  由陳水扁所升的廿四名上將中,以聯勤司令職務晉升者最多,依序有謝建東、高華柱、戴伯特、季麟連與金乃傑等五人;其次是後備司令,有陳邦治、薛石民、陳體端與余連發等四人。換言之,聯勤與後備司令兩個上將職缺,合計升九人,如果加上政戰局長胡鎮埔、吳達澎與陳國祥等三人,這三個將於明年降編的職缺,已升十二人,占上將晉升人數的一半。 

  上將量產調動頻繁 猶如觀光團 

  由於臺軍年產上將的驚人速度,職務調動因而頻繁,如聯勤與後備司令一職,陳總統任內各調整五次,平均任期只有一年三個月,成了名副其實的上將“觀光團”。 

  此外,廿四名晉升上將中,只做一個職務便脫離軍職者,有高華柱、陳體端、戴伯特、馮世寬、季麟連等五人。再加上明年因政戰局長降編,勢必退伍的陳國祥,合計六人。 

  其中,扁第一任只有高華柱,做一個上將職務便退伍,第二任所升者,則有四人,加上陳國祥,至少五人。其中,只有高華柱調任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轉任漢翔公司董事長,其餘三人均調戰略顧問。 

  至於“立委”林郁方所提重要軍職任期兩至三年的原則,陳水扁第一任大致遵循,所以四年期間,只升九人,唯第二任已徹底破壞。 

  上將任期縮短,非僅聯勤與後備司令,即便是軍種司令要職,未任滿兩年者亦頗多,如陳邦治的“海軍司令”、胡鎮埔的“陸軍司令”,前者一年又十五天,後者十一個月又廿天。 

  任內軍種司令任期 平均一年半 

  事實上,陳水扁任內的軍種司令更替,陸軍司令先後易五人,最多;海軍與空軍司令,各有四人。由於海空軍司令異動次數,較陸軍少一次,軍中認為兩職務還有調動可能。陳水扁任內的軍種司令任期,平均是一年半,做滿兩年,則屬稀有。 

  相較於跑馬燈式的二級上將異動,陳水扁任命一級四星上將,較為謹慎,只有李傑、李天羽與霍守業三人。由於霍守業上月剛升,將做到陳水扁明年交棒,因此,陳水扁兩任八年,包括湯曜明在內,只有四人做過“參謀總長”。總長任期,較穩定也較有保障。 

  二零零三年元旦,陳水扁主持將領晉升典禮,談到軍人事制度,特別強調“不可為突破而破壞制度”;人事依循軍中慣例,是陳水扁第一任只升九名上將的原因。自第二任拔擢陸戰隊出身的陳邦治當“海軍司令”,一夕破壞所有遊戲規則後,再無顧忌,當然,手握軍政軍令大權的“國防部長”李傑,更有推波助瀾之效,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升了十五名上將。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