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馬英九效應”沒有結束 民進黨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5 17:06:57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長久以來台灣朝野渙散,朝不朝,野不野,迷漫著一種氣氛,就是2008年效應,也就是繼陳水扁總統之後,2008年到底誰是新的國家領導人。而其中最讓朝野都感到不可觸摸的就是“馬英九效應”。

  台灣政論家楊憲宏在東森新聞說,曾經執政的民進黨上下,談馬英九色變。只要一談馬英九,民進黨人個個垂頭喪氣,可是自從特別費事件發生之後,民進黨人好像大家都覺得“絕處逢生”,到頭來,仍然是“馬首是瞻”,仍然是另一種的“馬英九效應”在作用。 

  雖然,特別費事件可以打擊馬英九,也可以讓馬英九從偶像、造神回歸到凡人、政治人物,可是“馬英九效應”卻沒有結束,現在朝野從“愛馬”轉為“恨馬”比比皆是。或是說,特別費事件並沒有將馬英九打入18層地獄,反而讓馬看到了谷底,結果在谷底的馬英九的民間聲望仍然遠遠領先其它政治人物。 

  這才是“馬英九現象”今人恐懼的地方。也就是民心為什麼如此的“信任馬英九”?這才是朝野的政客要小心的地方。 

  馬英九先生是真的只靠著“慢跑”“英俊”“溫良恭儉讓”就得到了許多人民的信賴嗎?還是他是天生的“媒體寵兒”媒體都只報喜不報憂?或是馬英九有什麼特別政治魅力,讓民眾對他有自來的好感? 

  如果沒有發生“特別費事件”,以上提的問題大概都有答案,可是當特別費事件發生,馬英九也被起訴,與論放開尺度“批馬”,甚至還出現“仇馬恨馬”的媒體專科節目,大力打馬。結果是,馬英九的民調被打落,創了新低,可是所謂“新低”仍然遙遙領先朝野所有有心參選2008的人。 

  這樣的“馬英九現象”更加令人感興趣了,過去是永遠處於高支持度的“馬英九旋風”,現在則是處於低支持度的“馬英九基本盤”,如何解釋,這樣的人民心聲呢?不能說台灣民眾太愚笨,也不能說這些民調都不準,因為聽說民進黨自家做的私房民調,結果也差不多,真正面對現實的說法是,承認“馬英九效應”並檢討自己為什麼讓“馬英九效應”繼續壯大。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