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設置“環境部”的建議值得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1 12:47:48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新京報》今天發表題為“設置‘環境部’的建議值得重視”的社論,指出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馬培華代表民建中央發言時提出,建議設置“環境部”,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實行環保管理體制的“有限垂直”領導,破除地方和部門分割。
  
  社論表示,其實,組建“環境部”的聲音,這不是第一次。去年9月份,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向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作彙報時,就提出了“建立環境保護部”的建議,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發布《中國現代化研究報告》,其中也有“應儘快組建國家環境部”的建議。
  
  不獨國內,包括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內的一些國際組織,也在不同的報告中向中國提出過類似建議。
  
  社論稱,所有的設想是,把現在的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部”,由國務院的直屬單位變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從“局”到“部”,看起來是一字之差,但在參與高層決策、制定相關環保戰略規劃、提高執法效力等方面,其空間無疑可以得到更大的拓展。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保護不是哪一個部門單獨可以完成的任務,需要綜合協調與環保有關的各個職能部門,在人員、資金、權限等方面“握指成拳”,形成環境保護的高壓態勢。
  
  社論指出,而現狀則是,我們的工業環境、農業環境、水環境、土地環境、人類居住環境、森林和生物環境、氣候和大氣環境等等,各相關部門都有環境保護的責任,但是各自為政,人員和資金分散,環保結果的考核機制分散,導致環境保護這一系統性很強的領域被人為地割裂開來,極大地影響了環保的效力,與中國當前的環保形勢極不適應。一個例子是,如果一個企業將排汙管道遠距離地延伸到海洋,那麼環保部門將無能為力,他們沒有權力對涉及海洋的污染行為進行處罰。
  
  提高環保部門的規格,也可以向社會宣示一個鮮明的信號:中國正在繼續加大環保的力度。這將有利於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有利於促進形成各級政府官員注重環保的共識。
  
  社論認為,當然,名稱之變僅僅是一個“表”面,如果沒有以《環境保護法》為代表的環保法律法規的“升級”,沒有賦予環保部門更大的責任和權限,名稱之變並不能必然帶來應有的效應。
  
  所以,政協委員提議的“有限垂直”的建議也有實行之必要。“有限垂直”,可以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執法權,地方環保部門受制於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死守“先污染後治理甚至不治理”的信條,那麼,地方環保部門的執法就無從談起;二是監測權,基於同樣的原因,地方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很可能迎合地方政府的政績需要,而顯然,沒有科學真實的監測結果,環保的其他工作就無法展開。
  
  橫向的機構“升格”,加之縱向的“有限垂直”,這樣的管理機制,可以使國家更好地提高環保的效率,更加嚴格地約束地方環保機構的執法行為。
  
  社論分析,儘管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已做了很多努力,但這些努力並不足以應對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環境壓力和挑戰。無論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建立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還是面對中國亦然十分嚴峻的環境形勢,環保之於中國,其重要性都無需多言。也正是在此意義上,代表委員或專家學者提出的機構“升格”和法規“升級”的建議,值得重視和研究。


    相關專題: 十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