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近代工業之父--盛宣懷曾孫參加兩會議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0 15:05:40  



  二00三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徵建言:加強對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那時農民工還沒有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二00四年,王徵建議建立“農民工工資專戶”。雖然他自己稱之為“趕時髦”,可由於簡便易行,很快為政府所採納。

  二00五年,王徵提出將研究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標準”提上議事日程。由此引發的社會大討論驚動了高層,關於城市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很快納入國家政策。

  二00六年,王徵提出國有大銀行要到A股市場上市。“國有商業銀行不能過分依賴外資入股,忽視國內資本,否則會影響國家金融安全”的預警信號,受到中國銀監會的高度重視,認為很有“建設性和針對性”。

  今年王徵原本打算建議:允許民營資本進入農村小額信貸領域。但就在他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前夕,銀監會已經開放了的非公有資本的進入。

  “過去只顧埋頭拉車,現在資訊多了。”王徵這樣形容政協委員的身份給自己帶的優勢。“會後就要衝出去,Do it!”王徵躍躍欲試,對農村小額信貸領域充滿信心。

  這兩天,政協委員們開始討論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王徵是他所在界別中與這一法律草案關係最密切的委員之一,因為這是從他進入政協就一直呼喚的一部法律。“政府和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這部法律草案意義既深且巨,有利於激活民間投資的活力,有利於中國企業增強競爭力。”

  “中國企業的賦稅在發展中國家是偏高的,在世界上的大國中僅次於法國。”王徵認為這部法律草案,體現了“藏富於民”、“支援創業”,“而且現在是實行內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的時機了。外資也不會因此轉移,因為外資企業的賦稅並沒有增加多少,而且中國對外資的饑渴期已經過去,現在進入平常期了。”

  王徵認為怎麼把閒散資金用起來、把資金轉化為資本是當務之急,當下是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最好時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