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帛:台獨高危期在2008年之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0 11:01:15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陳子帛的文章說,北京對台政策智囊人士最近不斷強調,由於政治選舉旋踵而至,並潛伏著不少隱憂,因此,今年是“法理台獨的高危期”。這是大陸方面對目前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的基本判斷,並成了北京認定今年是“反台獨關鍵年”結論的基礎。 

  在大陸“兩會”開幕之日,陳水扁選擇在台灣人公共事務大會(FAPA)年會上,宣示“四要一沒有”立場,為“法理台獨高危期”的判斷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依據。 

  陳水扁故技重演被看穿 

  文章說,“四要一沒有”及其引發的“蝴蝶效應”,似乎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強烈。與陳水扁七年來所發表的其他“台獨”言論相比,波及效應也是最低。泛藍陣營嚷嚷幾聲就把它擱到一邊;泛綠陣營方面,李登輝公開表示不和陳水扁“答嘴鼓”(閩南地方曲藝表演形式,近似於廣東的棟篤笑、北方的雙口相聲);“四大天王”中除了遊錫堃之外,謝長廷、蘇貞昌及呂秀蓮沒有呼應。台灣股市的反應是在慘跌一天之後逐步恢復。 

  北京的回應以“兩辦”聲明為基調,立場堅定不移,態度不疾不徐,以往動輒聲色俱厲“隨扁起舞”不復見。而華盛頓方面照例重申過去多次強調的立場。可見,北京、華盛頓以及台北方面的危機處理、台灣輿論的炒作,只是一兩天的功夫。如此辛辣刺激的政治話題,居然難以引發類似“特殊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論”以及“終統”事件的政治風暴,這是觀察“法理台獨高危期”時另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 

  美國主流媒體認為,陳水扁的故伎重演仿佛是“把槍放在桌上”。但它們也注意到,陳水扁“台獨誘發症”的發作具有規律性,大體上是每當想要提振聲望或轉移焦點時,都採取類似招式,藉由“折磨中國”來獲得滿足感。但若過度激怒北京,就很有可能鑄成大錯。 

  中美有戰略共識 

  文章指出,但是,在如何評估“法理台獨高危期”問題上,北京和華盛頓智囊人士似乎存在著認知差距。最新一期《中國評論》雜誌的社論引述了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葛來儀的觀點,認為美國對“法理台獨”不以為然,是因為相當多智囊認為“法理台獨”並不是重大的事變,“修憲”有一定合理性,屬於民主行為。但該文也承認,美國有最後的防線,絕不願意看到“台獨”沖毀中美關係。當“台獨”言行可能損及美國利益時,它就會及時作出反應。 

  無論葛來儀是否代表美國主流意見,但人們也意識到,北京和華盛頓在“法理台獨”問題上存在諸多分歧,分歧點在於如何看待和評估其本質,如何評估美國“遏獨”的能力。北京最大的疑慮是,美國對“漸進式台獨”是否明裏暗裏都在支持和鼓勵,甚至在縱容。

  然而,即便如此,兩國在對待“法理台獨”問題上,還有若干重要共識:
 
  文章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問題,雙方都希望維持台海的相對和平與穩定,無意讓台灣問題成為雙邊關係惡化的引爆點;雖然雙方的出發點未必相同,但共同維護台海和平是戰略共識;對陳水扁的不守誠信和“麻煩製造者”的特性,兩國具有一致的認知。 

  北京和華盛頓對“法理台獨”的定義和內容至今未必有一致認知,即使在北京內部,儘管已有反分裂法,但對“法理台獨”如何作出符合本國憲法和國際法的定義,也未必有嚴謹的定義。至少有一點是必須強調的,只憑陳水扁或者某些政治勢力的極端言論,就得出“法理台獨”如何高危的結論,是不謹慎的,而有意誇大者則另當別論。 

  觀察陳水扁的“鬧元宵”及其後續效應,筆者觀察的重點在於,遏制“台獨”的內外因素是否潰散。如果沒有,那麼“高危期”是不是事實就值得存疑。 

  明年選舉之後是重點 

  文章認為,“法理台獨”的高危期不在今明兩年,而在2008年之後。理由是: 

  2008年“總統”大選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民進黨繼續執政,二是國民黨奪回執政權。前者如若成為現實,可以想見國民黨或泛藍陣營將出現新的分化或分裂,“立法院”有可能失去制衡,民進黨在“去中國化”乃至法理“台獨”的道路上將面對更少阻力。 

  文章說,若後者成為事實,則民進黨以及泛綠本土勢力,將在實踐分離主義方面更加肆無忌憚,帶來的麻煩和困擾將比現在還多。而國民黨為了維持來之不易的執政權,在台灣主體認同問題上勢必要加強論述,展示更加鮮明的立場,以便和民進黨爭搶中間選民及本土選民的支持。 

  假若如此,圍繞兩岸關係、“修憲制憲”、“去中國化”、“正名”等問題,台灣朝野對峙將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它們消極抵制北京對台政策的一致性、對大陸政策的可能趨同性,將給兩岸互動增加難度。北京將遇到的考驗和挑戰,不會比現在少。 

  文章表示,與其對陳水扁“把槍放在桌上”的姿態感到憂心忡忡,還不如在審慎評估“法理台獨高危期”的時候,將目光投放在2008年之後。真正意義的高危期,到那時候才會真正揭開序幕。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