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美伊若開戰將殃及中國 何以猝然臨之而不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9 08:02:44  



  據商務部統計,2006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47.0%。目前全國每天消費的100萬噸石油中進口占47萬噸,進口部分的60%來自海灣地區。目前伊朗和沙特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石油來源國,一旦開戰,中國石油進口將大幅減少。有分析家指出,如果美國軍事打擊伊朗,世界原油價格將突破100美元;如果霍爾木茲海峽因戰爭被封鎖,油價有可能突破150美元。國際能源署的一項研究表明,石油價格持續上漲10美元,將減緩中國經濟增長率0.8個百分點。據美國世界安全研究所的分析,如果中國減少60%的石油進口,GDP將猛降5.4%-8%。更為嚴重的是,油價猛漲可能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將深入地影響中國油品以及化工、電力、鋼鐵等相關生產資料的價格,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運輸行業的經營成本,推動服務業價格上漲,進而影響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波及我國整個價格體系。同時,還將降低就業水準、縮小貿易順差、引發股票市場的暴跌,降低我國經濟的總體競爭力。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已警告“全球化時代第一次石油衝擊的到來對中國經濟衝擊更大”。

  風險還在於,對此重大危機中國在物質準備上並不充分。目前,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主要依賴於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的商業儲備,綜合儲備天數大約為21天。即使加上剛剛開始運行的第一批國家儲備基地的儲油量,也才相當於全國30天的消費量。這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數量差距巨大。目前美國的石油儲備量相當於消費量的158天,日本為169天,德國為117天,法國為96天,韓國現在為109天至135天之間,連阿爾巴尼亞也有90天的石油儲備。由此可見,如果美國軍事打擊伊朗,中國極有可能遭受嚴重的“池魚之殃”。

  然而,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能源生產國,能源工業體系比較健全,具有相當供應能力。煤炭產量世界第一,原油年產量達1.8億噸,能源自給率達94%,對外依存度僅6%。中國能源自給率比發達國家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自給率70%,要高出20多個百分點。所以,中國經濟從整體上看,並不是那麼弱不禁風。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對可能到來的風險有沒有防範的物質和精神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要有準備,就能“猝然臨之而不驚”,就可能將危機帶來的巨大衝擊降到最低限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