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中央坐言起行落實對“三農”支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8 11:28:31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六日下午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支持力度,着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着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着力培養造就新型農民。而國務院總理溫家寳五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吿時也說,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要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國政府坐言起行,決心把對“三農”的支持落到實處。 

  《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全國十三億人口中有九億生活在農村。長期以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較差、農民負擔重、農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難題困擾着中國農村的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等“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國政府着力解決的難題。目前,“三農”問題依然形勢嚴峻,農業基礎薄弱、農民就業門路不多、城鄕發展失衡的現狀並未改變。改善農民生活,實現農業現代化,已成民生之重。 

  社評表示,令人欣慰的是,本屆政府的工作重點一直在向“三農”傾斜。被稱為中國政府工作風向標的四個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有關農村工作的。今年,中國農業又迎來了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取消農業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國改變了過往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方式,財政投入的重心逐步往農村轉移,而增加農民收入成了政府發展的重要任務。 

  溫家寳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把重點放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上。此次《政府工作報吿》再次強調了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總理在報吿中說,要切實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今年財政支農收入的增量要高過去年。中央財政安排用於“三農”的資金將達三千九百一十七億元,比二○○六年又增加了五百二十億元。 

  社評指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收入問題。新農村建設目標是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縮小城鄕差距,實現農村的現代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最重要舉措。農業部今年將從四方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其中之一即是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拓展農業的功能和領域,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此外,要強化政策、科技、社會裝備和人才四大支撑,構築糧食產業、經濟作物和園藝產業、養殖業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生態和生物製品產業以及農業的服務產業六大產業,實施現代農業十大行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吿中,總理也提到,去年政府加大財政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農村道路、水利、電力、廣播電視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同時有兩千八百七十九萬農戶擁有了安全的飮用水,並且有四百五十萬農戶用上了沼氣。這些,對農民生活的改善都是非常實在的。 

  社評認為,至於農民最關心的迫切問題,比如農村義務敎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都作了具體落實。今年要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敎育階段的學雜費,使農村一億五千萬中小學生家庭普遍減輕經濟負擔;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敎科書並補助寄宿生活費。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 

  中國五日宣佈,今年要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意味着中國在解決城鄕差距、實現社會公平上邁出重要一步。 

  社評表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這中間最重要的還是政府的政策和投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吿在“三農”問題上重彩濃墨,令人振奮。相信在一系列支農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今年的農村和農業形勢將有很大的改觀,廣大農民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