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6 17:36:46  


李肇星今天就中國的外交工作和國際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今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就中國的外交工作和國際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李肇星:歡迎和感謝各位記者採訪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已經全面介紹了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工作,現在我願意回答有關問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謝謝主持人給我第一個提問的機會。李外長,您好,我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宣導建設和諧世界,那麼在您的心目中,和諧世界究竟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中國政府將為此做出哪些努力?另外,有一些國家的輿論批評中國以不干涉內政為由對國際社會關切的一些國家侵犯人權和腐敗等問題上,不願意施加更大的壓力。那麼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謝謝。 

  李肇星:胡錦濤主席和中國政府宣導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這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利益。我們在外交上致力於推進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共同發展;尋求睦鄰互信,通過對話等外交手段解決爭端,謀求共同安全,持久和平;推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並加強在這些領域的合作。 

  李肇星:《聯合國憲章》確立了不干涉內政的原則,根據《憲章》的規定,聯合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本身也不能干涉成員國的內部事務。可以想像,可以理解,任何一個國家就更不應該干涉另外一個國家的內政。實際上,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必要條件。 

  韓國KBS記者:最近六方會談工作組會議已經正式啟動,中國以朝鮮半島無核化工作組組長的身份主持這個會議。請問中國計畫怎樣進行這次會議?中國對實現60天的起步階段以後的措施有什麼計畫?謝謝。

  李肇星:謝謝鄭先生的問題。正如你剛才所說,中國積極斡旋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的會議取得了積極成果,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的共同檔,確定了各方落實共同聲明的起步行動。實踐再次證明,六方會談是解決半島核問題的現實有效途徑。

  李肇星:有關的工作小組根據起步行動的共同檔所確定,最晚也要在9天之內開始工作。你剛才所說的好象比這個檔規定還更早一點。落實共同檔,推動六方會談和半島無核化進程不斷發展,對維護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穩定意義重大。一諾千金,我們希望各方都履行自己的承諾。中方堅定地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我們願意同包括韓國在內的各方隨時協調,推動六方會談不斷取得成果。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記者:李部長,媒體已經報導了胡錦濤主席本月底將要訪問俄羅斯。按您的看法,這次訪問俄羅斯期間,胡主席跟俄羅斯的有關領導人將要討論哪些最重要的國際問題?謝謝。

  李肇星:胡錦濤主席將應普京總統的邀請,再次訪問俄羅斯。訪問的內容會非常豐富,我只舉以下一點內容:互辦國家年,是落實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重要步驟。你知道去年是俄羅斯年,中俄雙方舉辦了300多場活動,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鞏固了兩國的合作友好,充實了中俄戰略合作關係,其中俄羅斯藝術家的表演活動就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 

  李肇星:今年是俄羅斯的“中國年”,將舉辦大約200項活動,中俄兩國最高領導、兩國政府、兩國有關部門和人民正在共同努力,要讓中俄“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提升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水準,促進兩國共同發展,也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彭博新聞社:中國現在很明顯在和平崛起。在和平崛起期間,中國將變成世界上一個非常有影響的國家。中國講,它不會去干涉其他國家,可是一個大國不可能不去影響別人,你怎麼解釋中國外交政策怎麼影響又不干涉?跟這個有關的一個小問題,別人注意到這次胡主席鼓勵蘇丹多配合聯合國,請您解釋這次目標是什麼?也有人說中國這樣的鼓勵也有點干涉蘇丹了。您怎麼解釋,這是不是鼓勵、影響,而不是干涉?請您在這方面解釋一下。

  李肇星:胡錦濤主席在新年一開始就在短短的12天時間裏,對8個非洲國家進行了國事訪問。訪問的重點之一是落實去年在北京,具體說也就是在人民大會堂所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政府所提出的同非洲國家加強互利合作,對非洲國家進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的具體措施。 

  李肇星: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域和城鄉發展不太平衡,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也還不算太富裕,我們自己的發展任務任重道遠。在我們看來,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我們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供援助的時候都不附加政治條件,而且援助是務實的。我們自己是在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國際上我們是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剛才我提過,我們是要為世界的和平、合作和發展事業作努力。 

  李肇星:剛才我提到,國際關係當中的一條很重要的準則,就是《聯合國憲章》第一章的第二條所規定的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你不能想像,如果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國際組織試圖干涉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然後世界上還會保持和諧,保持和平發展,那是不可想像的。 

  李肇星:與此同時,國家之間可以進行平等友好的協商,我們就是持這樣一個態度,和非洲國家,和所有的國家都願意進行友好的、平等的對話。的確,胡錦濤主席在訪問蘇丹的時候,闡明了中國政府對達爾富爾問題的立場,受到了蘇丹人民、蘇丹鄰國人民、非洲國家人民以及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主持正義國家人民的歡迎。 

  李肇星:簡單地講,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中國政府歡迎和支持聯合國、非盟和蘇丹政府達成的共識。中國政府也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人民不止一次地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我們希望國際社會都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人民提供一些實在的幫助。 

  香港有線電視記者:最近日本首相安倍發表有關“安慰婦”的言論,重申他對這個問題不會再道歉。請問這對中日友好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對溫總理下個月訪問日本會不會投下陰影?  

  李肇星:強行徵用所謂“慰安婦”,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所犯的嚴重罪行之一,這是歷史事實。我認為日本政府應該承認歷史事實,應該負起責任,鄭重地、妥善地處理這一問題。我認為歷史認識應該是一種強大的進步的力量,而不應該成為拖後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樸素的,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最簡樸、最實在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李肇星: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應該把握中日關係這一重要發展機遇,處理好涉及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的原則問題,拓展和深化交流與合作,鞏固和壯大中日關係轉圜改善和發展的勢頭。應安倍首相邀請,溫家寶總理將于4月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時隔七年再次訪日,對推進和規劃兩國各領域的合作有重大意義。 

  李肇星:在日本美麗的城市,也是很古老的城市京都郊區一個寺廟裏,我見過這樣幾個漢字,叫“大道無遮攔”,我當時的聯想就是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它的發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的。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首先問一個關於伊朗的問題。最近伊朗核問題再度升溫。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官員最近也表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和德國已經開始討論起草關於制裁伊朗的新決議。您認為中方認為目前國際社會應該如何來推動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在這一點上,中方準備做哪些努力?還想問李部長一個帶有私人色彩的問題。作為外交部長,您常年在外,我不知道您是否統計過過去一年在國外,包括在飛機上度過的時間?這個問題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去年一年中國外交的態勢。 

  李肇星:在伊朗核問題上,中國是忠誠地履行自己作為《核不擴散條約》成員國的義務,我們是堅定地維護核不擴散的體系。我們一直支持通過外交努力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這對各方都有好處。中國一開始就參加了5+1的磋商。我們認為聯合國通過的決議應該得到執行。

  李肇星:我們歡迎和支持並呼籲伊朗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加強合作。我們也表示過,我們希望伊朗方面珍惜它同歐盟國家,以及同俄羅斯等國所有的談判管道。

  李肇星:看起來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和平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可貴,我們希望國際社會的所有努力都能有利於外交談判的恢復,安理會的任何行動都能有利於推動地區走向和平和穩定。 

  李肇星:我讀中學的時候,當時的夢想是像在座這麼多朋友一樣能夠做記者,原因之一是想多坐汽車、多坐火車,特別是多坐飛機。最後記者沒當成,但是飛機坐過不少。你問的數字,我沒有辦法統計,因為太多了。僅僅是去年,我們的禮賓官幫我統計了一下,2006年陪胡錦濤主席出訪4次,陪溫家寶總理出訪3次,我自己出訪7次,大約到了50多個國家。 

  李肇星:在那個年代有一句話,在年輕人當中很流行,叫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現在看起來,我自己永遠難忘的、我最珍惜的一些記憶,是我到一些困難多的國家的訪問,比如說在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陸的53個國家中,我已經訪問過47個。 

  李肇星:我最難忘的是今年一開始,我在11天時間之內訪問了7個赤道線上和附近的國家。那裏的天氣比較熱,蚊子比較多,但是人民都勤勞、勇敢、智慧,對中國人民充滿了真誠的友誼。 

  李肇星:見到這些國家的人民,我就像見到了自己的親人,中國確實永遠不會忘記非洲人民對中國的幫助,包括在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問題上對中國的寶貴支持。 

  李肇星:旅行這麼多,當然會累一點,但是能為世界和平盡點力,能為自己的國家多交些朋友,也是人生的幸福和人生的責任。 

  李肇星:說到使我鼓舞的事,在這些國家自然條件艱苦的地方也忙碌著許多的記者、許多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還有許多中國醫生。從1956年到現在,中國一共向非洲派出了1.6萬人次的醫療隊人員,一共幫助非洲老百姓看病2.4億人次。

  李肇星:還使我受到鼓舞的,我這次從非洲赤道線上一回到北京,我想不到有那麼多青年朋友找我,他們要求我能幫他們想點辦法,讓他們到非洲去做青年志願者,和非洲人民一起勞動,一起使這些非洲國家變得更富裕、更美麗。 

  日本《每日新聞》記者:李部長您好,我是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關於日中關係我問一下,中國對日本來說,既是機遇,也感到威脅。可以預想,東亞地區將迎來兩個大國共同存在的時代,您認為日本和中國在政治、經濟、安全保證以及聯合國事務等方面,應該怎樣處理雙方的關係才能攜手帶動東亞地區的發展?還有一個問題,今年4月份,溫家寶總理將訪問日本,這次訪問可能促進兩國的關係和交流。中日友好交往在下一個階段還將會有哪些舉動?有沒有具體的計畫?謝謝。 

  李肇星:去年10月,中日雙方就克服兩國關係的障礙和促進兩國關係健康發展達成一致,中日關係開始走上改善與發展軌道。這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雙方政府和兩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來之不易,值得共同珍惜,我們願意同日方一道,繼續為推動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而努力。 

  李肇星:我們願意根據兩國之間三個共同政治檔的精神,積極發展睦鄰友好合作。我們願意加強同日本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包括經濟、貿易、科技、環境保護和國際地區事務。 

  李肇星:我們也願意同日本就東海問題進行磋商,堅持共同開發的大方向,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讓東海成為友好之海、合作之海、和平之海。 

  李肇星:我們也希望看到日本在國際和地區事務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你心裏想到的可能會有安理會改革問題,這是一個多邊問題,我們願意同包括日本在內的各方參加民主討論。 

  李肇星:我們兩國外交部的工作層次也可以就所有這些問題保持接觸,進行磋商。我剛剛對日本進行了一次訪問,受到了熱情的歡迎。我更加對溫家寶總理即將對日本進行的正式訪問的成功充滿信心。謝謝。

  臺灣無線衛星電視臺記者:請教部長,臺灣領導人陳水扁特別在召開全國人大會議和政協會議這個特別政治活動的時候,宣稱臺灣要“正名”,要“獨立”。請問部長,從大陸角度來看,這種說法是不是等於推翻了他過去所承諾的“四不一沒有”?大陸在國際場合,在外交做法上會不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其次,也是關於部長比較個人的問題,就是部長在臺灣的知名度其實相當高,很多臺灣民眾對部長也很感興趣,是不是可以請部長談一下,未來如果部長您退休了,您覺得怎麼樣的人,比如在外在條件上或者人格特質上面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繼續推動大陸的外交政策路線? 

  李肇星:你的問題使我深受感動。我先要說的是,對陳水扁最近新拋出來的“台獨”分裂主張,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負責人已經在昨天發表了嚴正聲明,表明了我們的嚴正立場。 

  李肇星:我覺得特別高興的是你告訴我,在臺灣有那麼多人喜歡我,我希望你說的話是真的。我是非常喜歡我們的寶島——臺灣,到了什麼地方都會經常聯想到我們的美麗臺灣島。比如有一次我去西寧出差,在青海省看到一座山叫日月山,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咱們臺灣島上的日月潭,覺得它們就像兄妹倆或者姊妹倆。

  李肇星:有一件事情是我最不擔心的事,人才。我們中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你談到我退休之後,那個時候我覺得你會發現,我們中國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各方面水準都會比我高,我對這點也充滿信心。

  李肇星:我認為一個人能成為人才,最基本的一點是要像愛自己的母親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也才會熱愛人民,熱愛自己的人民,也熱愛全人類的進步事業。 

  法新社記者:謝謝。我是法新社的。李部長,您好,有一個六方會談的部長會議40多天后將在北京舉行,這將是六方會談的第一次部長級會議,您期待這次會談會有什麼樣的進展?取得進展面臨什麼障礙?第二,六方會談將來會不會變成東北亞的和平機制?  

  李肇星:2005年9月19號發表的六方會談《共同聲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難得的外交檔。按照那個檔的精神,我們就是要把各方關於半島無核化為共同目標的承諾,逐步化為行動,這對半島的和平穩定很重要,也自然同東北亞的和平穩定密切相聯。 

  中國日報記者:隨著中國國際影響的不斷提高,不少國家提出中國應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李肇星:我們是依法行政,你看我今天帶的最主要的供我學習的檔就三本:一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本是《聯合國憲章》,一本是《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

  李肇星:我們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認真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我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推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尊重別國的合法權益,主張通過協商解決分歧,通過合作應對共同挑戰。 

  李肇星:我們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對外開展友好軍事交流,增強軍事透明度,積極參與反恐、防擴散、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國際安全領域的合作。 

  李肇星:前天,中國戰略學會會長熊光楷先生告訴我,實際上這些年來,中國一共14次參與了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派出的維和人員一共超過5000人,是五個常任理事國當中比較多的。 

  李肇星:胡錦濤主席這次訪問利比理亞的時候,還檢閱了我們在利比理亞的維和部隊。我們在利比理亞的維和人員將近600人,他們的精神狀態非常好,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還是利比理亞人民的好朋友。他們除了完成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賦予他們的職責,還幫助當地老百姓做好事,參加一些扶貧工程,深受歡迎。 

  李肇星:也有一些中國維和人員在執行任務過程當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為了維護和平,他們的生命是光榮的;他們失去生命,也是為了一項光榮的事業。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謝謝,我來自半島電視臺。首先謝謝部長閣下,先祝您新年好。 

  李肇星:新年好!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這兩個名詞我們特別熟悉,天天聽到好多次,剛剛李部長也提過好多次,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好像國際事務和國際形勢只有一個國家說了算,只有一個國家來決定國際形勢,否則的話我們怎麼能解釋一個超級大國——我指的是美國——侵略一個有主權的國家——我指的是伊拉克,這是幾年以前,國際社會和聯合國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點反應。同時,我們怎麼能解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想發展和和平利用核能,國際社會對他執行制裁,我指的是伊朗;同時有一個國家發展核能武器,國際社會對它閉著眼睛不看,我指的是以色列。這樣的國際事務是很多的,這樣的“國際社會”和“聯合國”和我們講到的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是不一致的。李部長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中國對中東地區幾個大問題,比如說包括伊核問題、伊拉克問題和巴以衝突的問題,有什麼立場,中國怎麼能發揮它的作用,來解決這些問題,來平衡不正常的、雙重標準的國際形勢?謝謝。

  李肇星:還沒有人說過當代世界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是完美無缺的。你的問題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非常複雜、充滿各種挑戰、存在不同標準的世界。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要求,來想辦法通過對話等外交手段,縮小分歧、解決分歧、擴大共同點,使這個世界能夠變得更加合理一點,更加民主一點,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更多一點。

  李肇星:我們要冷靜地對待這樣一個現實,就是任何事情都至少包括兩個方面,取得成績的時候,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們務必看到我們還會遇到困難,還會面臨挑戰。實際上不就這麼回事嗎?現在一方面政治上的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發展;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不太穩定,可能發生動亂,甚至局部戰爭;經濟秩序也不合理,南北差距還在拉大;文化秩序也不合理,有的國家文化那麼優秀,但是其他國家不大知道。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逐步解決。 

  李肇星:大家都在說重視人權,你看國際上的人權情況也是太不合理。人權嘛,首先要活著,你看看全世界人民人均的預期壽命,在不同國家是多麼不一樣,最高的國家人均預計壽命,去年統計82歲,最低的國家36歲,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現在看來,要實現這一點都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李肇星:一千多年以前,中國有一個人叫杜甫,他就說過這樣的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世界那麼多國家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到今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還存在著,所以我們要爭取建設一個和平穩定、共同發展、和諧的世界,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我們的決心是堅定的,但是要做長期努力的打算。

  李肇星:談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首先就要保護環境。美國一個著名的女環保學者,早在30多年前就指出,實際上貧困是最嚴重的一個環境污染源。

  李肇星:我記住了這位美國女學者的話,是因為我當年,和在座一些記者那麼年輕的時候,有榮幸地參與了中國代表團和其他國家代表團一塊兒創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國際環境保護機構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非洲肯雅的創建工作,在這個光榮的時候,這位女學者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教育,她有本中文的書就叫做《只有一個地球》。 

  李肇星:你提的這個問題我簡單回答一下,中國與阿拉伯人民有傳統的友誼,中國支持阿拉伯國家人民恢復合法權利。中阿互利合作發展也很快,去年中國同22個阿盟成員國的貿易額已經達到了655億美元。

  李肇星:我們和阿拉伯國家、中東國家也進行了非常好的能源合作,中國是作為一個能源生產大國,也是能源消費大國,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和中東國家進行著互利合作。去年中國從中東進口原油量約占這個地區原油貿易量的6%。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明、後天發改委馬凱主任會給大家更好的更詳細的回答,或者從商務部部長薄熙來那兒得到有關貿易問題的回答。

  李肇星:中東問題,我認為巴以雙方應從本地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維護地區穩定、和平的大局出發,在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土地換和平”原則基礎上,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早日實現“兩個國家、兩個民族”的和平共處。

  李肇星:伊拉克問題,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從外國的廣播裏得到一個消息,那就是到昨天為止,在伊拉克死去的美國兵已經達到3116名。這都是人的生命啊,都是年輕的生命。所以,我們特別歡迎早日看到伊拉克以及整個中東地區走向和平。 

  李肇星:我們歡迎伊拉克政府穩定安全局勢、推進民族和解、開展重建的努力。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們期待聯合國也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願意繼續為伊拉克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印度教徒報記者:外長先生,最近您剛對印度進行了訪問,我想這次訪問也進一步表明,在最近幾年中印關係有了明顯的大幅改善。但是在兩國關係當中仍然有一個懸而未決但對我們都非常重要的問題,即邊界問題。中國認為在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上的最大障礙是什麼?多久才能解決這個最大的障礙?最近也有人在討論中國和印度聯手建立一個大型的經濟集團或者是經濟區的問題,您認為在兩國之間找到解決邊界問題的方法之前,這樣一個想法能實現嗎?  

  李肇星:我特別高興有機會和你和其他各位記者分享我這次訪問印度的幸福感。我到了什麼地方?每一個中國小孩都嚮往的地方,就是唐僧他到過的地方,就是印度的納蘭達。我在那兒呆了一天一夜,心情無比愉快,覺得自己突然又變成了一個熱愛學習的小學生。 

  李肇星:“納蘭”在印度語裏就是荷花,象徵著知識,“達”就是相當於給,是給人知識的地方。中國河南出生的和尚玄奘在沒有得到當時政府資助情況下離開長安,歷盡千辛萬苦,實際上像“孫悟空”、“豬八戒”陪著他並沒有得到史實證實,玄奘最後靠個人努力到了納蘭達,而且在納蘭達當留學生,又當外教,一共當了12年,他成為中印兩國傳統友誼偉大的代表和橋樑。 

  李肇星: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新中國的首任總理和印度的首任總理,周恩來和尼赫魯他們就決定要在那兒修一個玄奘紀念堂。這次我去就是參加這個紀念堂的修繕典禮,這個典禮成為兩國人民一個盛大的節日。今年召開的還有“中國-印度旅遊友好年”的啟動儀式,兩國留學生的交流會大幅度增加,兩國的旅遊者也會更多地到彼此國家去旅遊。 

  李肇星:中印邊界問題,那是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都不當家作主的時候,西方殖民主義者強加給我們的。相信取得了民族解放的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李肇星:兩國總理任命了特別代表,中國方面是戴秉國。雙方已經經過九次會晤,達成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並就解決框架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中印邊界地區將繼續保持和平、安寧。 

  李肇星:以《中印聯合宣言》為指導,中印戰略夥伴關係正在全面發展,這也為邊界問題的解決創造著好條件。從友好大局出發,本著和平友好、平等協商、互相尊重、互相諒解的精神,相信一定能夠找到公平合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

  瑞典電視臺:外長閣下,您好!我是瑞典電視臺的記者。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變得日益嚴重,中國在多大程度上對這個問題的產生和發展造成了影響?中國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來幫助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  

  李肇星:大家都關心氣候變暖的問題。我到你們的國家訪問的時候,最吸引我的是你們的夜晚,我發現瑞典的天空星星那麼“擁擠”,好像天空都難以承擔它們的重量了,我就特別羡慕。我想到的還有各個國家真是各有長處,我們應該相互學習。

  李肇星:國際社會現在已經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確定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基本原則。

  李肇星:中國現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還不到有的大國的六分之一,部分排放也是由於經濟全球化、國際產業分工的結果。中國也是一個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發展中國家之一,我們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舉一個例子,和你在的國家有關係,也是貴國的光榮。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了第一次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當時中國正經歷著文化大革命那場動亂,但是中國政府還是想盡了辦法,派團參加了斯德哥爾摩的會議,我們對瑞典為人類環境保護事業所做的貢獻,到現在記憶猶新,給予高度評價。

  李肇星:我還記得到斯德哥爾摩去參加會議的一位中國官員,後來在好幾年的時間裏成了我的領導,他就是擔任過中國國務院環保局局長、人大常委會主管環保工作的負責人曲格平,他還得過聯合國系統給的環境保護獎。其實他原來是和各位一樣是搞寫作的,後來變成了環境專家。 

  李肇星:現在中國奉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在“十一五”規劃當中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這將是中國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解決的貢獻。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李部長,中國對非洲的外交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同時也有人擔心,中國這個崛起的大國在與小國交往的時候,可能出現所謂“新殖民主義”。請問中國如何開展大國對小國的外交?是否有什麼新的思維?如果有新思維的話,這套思維又如何運用在對東南亞小國外交上面?從東南亞的角度來說,我們很關心兩岸問題。我們聽到有臺灣泛藍人士認為大陸在國際外交的攻勢,尤其是促使一些國家與臺灣斷交不利於兩岸的現狀,也不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請問您有什麼評價? 

  李肇星:《聯合國憲章》的第一句話規定了兩條基本原則,我相信和在座每位都有關係,第一條就是男女平等。第二條就是大小國家一律平等。 

  李肇星:中國瞭解自己的情況,知道自己是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也知道自己存在著許多困難和新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加強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當做自己全部外交工作的基礎。 

  李肇星:我們認為,平等相待不應該是一句外交辭令,應該表現在行動上。我們正在努力這樣做。這次胡錦濤主席出訪非洲八國之前專門提醒我們,一定要多體諒非洲朋友現在遇到的一些困難,多同他們友好協商,進行實在的互利合作,特別是在解決民生問題上的合作,特別是能有利於他們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合作。 

  李肇星:溫家寶總理在訪問非洲的時候也告誡我們隨同人員說,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善良的傳統,別人幫助我們做了好事千萬不能忘記,我們幫助別人幹了好事可以忘記。 

  李肇星: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在非洲受到那麼熱情的歡迎,我覺得最真心的就是來自廣大非洲群眾的那種歡迎。那麼多群眾在炎熱的太陽下,他們汗珠裏閃爍的陽光,他們那麼自然樸素的微笑,和中國人民的友情一起相互交融,我覺得比任何政治家們說的話都令人感到親切貴重。

  李肇星:我碰見十幾位得過瘧疾,因為得到中國大夫治療,使用了有中國知識產權的青蒿素,得到健康的非洲朋友,他們都說,我的生命是中國朋友給的。

  新華社記者:外長您好,我是新華社記者。2006年我國公民出境人數達3200萬人次,而且隨著改革開放,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加。針對這種情況,針對海外公民在境內遇到的意外情況件數也在增加,中國的領事部門以及相關機構將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護中國公民和海外僑胞在海外的合法權益,還有人身、財產安全? 

  李肇星:現在中國外交部一共有4800多位幹部和員工,我們有駐外機構240多個,所有這些人員可以說都直接或間接地負有給在境外的中國人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提供領事保護的責任。 

  李肇星:隨著中國的發展進步,我們這方面的服務物件是急劇增加。到前天我們的統計是在國外現在一共大約有67.5萬中國勞務人員,從事遠洋漁業的人員4萬多,外派船員15萬多。在海外設立中資機構的有一萬多家。出國旅遊的、探親的、留學的也在增加。中國的旅遊目的地國已經達到132個。世界上一共才190多個國家,其中有132個都是我們的旅遊目的地國了。2006年,剛過去這一年,我們的出境人數達到3452萬人次。世界旅遊理事會估計,再過幾年,到2020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將超過一億人次。

  李肇星:外交部和我們的駐外使領館去年一共處理了領事案件3萬多起,包括三名中資公司人員在巴基斯坦遇到恐怖襲擊身亡,香港一個旅遊團在埃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還有兩次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在尼日利亞被武裝分子劫持。我們還實施了從所羅門群島、東帝汶、黎巴嫩和湯加的撤僑行動。 

  李肇星:總之,我們是要努力把“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理念變成領事保護行動。具體措施包括發揮外交部牽頭的境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作用,加強預防性領事保護工作,普及領事知識,頒佈《中國境外領事保護和服務指南》,及時提供領事服務,遇到重大案件立即交涉,必要時派出外交部長特別代表或政府工作組赴事發地,協助有關國家依法保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最後,我們要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提的建議,開始研究分階段推動領事保護立法,規範領事保護工作。 

  李肇星:最後我還收到一個書面問題,有一位元記者讓我介紹一下中國西藏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建設成就。姜主任說時間到了,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旅遊總局給我提供的西藏新創造的幾項紀錄。 

  李肇星:從去年7月1號青藏鐵路通車之後,我還沒到過西藏,但是以下資訊深深吸引了我,所以我先和各位記者分享一下,儘管這不純粹是一個外交問題。 

  李肇星:第一項紀錄,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全線處於海拔3000米以上。第二,這條鐵路線還有一個最高點,就是高度達5072米的唐古喇山,這個高度比秘魯的安第斯山鐵路還要高大約200米。 

  李肇星:第三,在長達5年的鐵路建設當中,沒有發生過因高原病而死亡的情況。第四,在海拔4500米到5100米的高度使用了高壓氧艙。第五,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區種草,形成了300多公里的綠色長廊。

  李肇星:第六,鐵路設計和施工人員根據野生動物活動規律,設置了橋下、隧道的頂部和路基緩坡這樣的野生動物通道33處,使當地的野生動物得到了最好的保護,過著幸福的日子。 

  李肇星:感謝大家,我再次祝大家新年健康、快樂,工作順利!謝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