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油管線專案起摩擦 俄正成為中國能源競爭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3 12:30:31  



  中國社科院歐亞所經濟室主任李建民認為,2007年中俄能源合作的重點,仍然是被譽為“國寶級企業”的中石油與俄方就天然氣管線和遠東石油管的談判,至於新的項目,短期內很難有簽署的可能。此前曾有報導說,俄中雙方計畫至2006年年底前根據俄氣供應條件完成商業談判,以便在2011年前開始經西線供應第一批天然氣。但事情進展得並不如媒體所預期的那樣順利。2006年12月中旬,俄氣對外經濟活動部主任齊甘科夫在俄氣的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宣佈,俄氣計畫同中石油完成2007年天然氣供貨的商業價格談判。

  早在2006年3月21日,俄氣和中石油就在北京簽署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在備忘錄中規定了天然氣供應的日期、數額和路線(東線和西線)以及價格公式形成原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國際能源市場天然氣價格的居高不下,雙方之間的談判有可能會曠日持久,2007年能否結束商業談判還是一個未知數。

  另一個影響中俄天然氣談判的因素是日本。今年2月初日本政府已要求埃克森美孚公司調整薩哈林1號專案的產品行銷計畫,以滿足日本對液化天然氣(LNG)的需求。去年10月埃克森美孚曾與中石油簽署了向中國供應80億立方米LNG的初步協議。這樣,即便中俄天然氣管線建設的談判落空,中國從俄國進口天然氣的計畫也不會完全夭折。

  但日本對於埃克森美孚與中國達成的初期協議感到不快,埃克森美孚公司與日本資源開發公司分別擁有該專案30%的股權,而日本政府持有日本薩哈林油氣開發公司50%的股權。如果兩家公司達成協議,中國的進口計畫可能生變。
  
  薩哈林1號專案涉及到的油氣田的石油可開採儲量約為3.07億噸,天然氣可開採儲量約為4850億立方米。一旦日本如願獲得了薩哈林1號的進口權,中俄宏大的天然氣合作將面臨“無氣可供”的窘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