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去中國化 台灣加速孤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4:36:24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扁當局正在推動一系列“正名”、“去中國化”運動,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王明珂指出,台灣要保持彈性、多元化發展才有利,“去中國化”只會加速孤立自己;而集體歷史記憶的轉換,更需要智慧,不應成為大國對抗下的代罪羔羊。

  聯合報報道,王明珂說,要看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從四種人身上可看到,第一是商人。商人是最現實的,哪邊有利益就會往哪邊走,這幾年台商到大陸落地生根就是最明顯的徵兆。其次是藝人,老中青代的台灣藝人近幾年頻頻到大陸演出、開演唱會,規模比台灣都大。再來是政界,台灣不僅泛藍政治人物,連綠營的民意代表近幾年也走訪大陸;最後是學者,台灣學者與大陸學界的交流日益普遍。

  這只是一種趨勢,不代表一定就是台灣主流,不過,趨勢或轉向也說明一個社會文化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台灣各種資源不確定,國際環境又在中美日之間的拉扯角力中生存,只有保持移動性、維持多元的歷史記憶、多元化的教育,多一些選擇動力,就會更有利生存。

  他說,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多元歷史記憶是台灣的資產,讓台灣各類族群可以走向大陸、東南亞、日本,可帶進外來資源。相反的,以政治力界定“母語”、修訂並限定歷史記憶,只會使得台灣的下一代失去許多可“選擇”的能力,而逐漸自我限定在一個小圈圈中。圈圈愈小,感情不會更緊密;相反的,由於資源有限,會讓剝削、區分與衝突更嚴重。

  例如在語言政策上,學習越多語言,越能與人溝通、越能適應生活。美國許多台僑的下一代只會說台語,忽略正在世界興起的漢語熱,結果當美國母公司有意派駐大陸時,因為不會漢語或說得不好,平白失去更多發展的機會。因此,我們不必急著去為下一代做決定;也不要只堅持一種歷史、一種語言。

  歷史如何變遷,集體的歷史記憶如何轉換,需要用智慧解決,不能一刀切處理。例如,台灣也應知道大陸對美、日的歷史記憶與心態,如此才能保持自有的空間,而不要成為大國對抗下的代罪羔羊。就像引起爭議的歷史教科書“南京大屠殺”篇幅,也應從這角度來思考。

  其實,台灣用一種模糊、浮動性認同取代單一認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也許會是一種不錯的新實驗。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