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以善:台灣立院衝突背後的國民黨黨內鬥爭
http://www.CRNTT.com   2007-01-24 09:16:23



  一、先說中選會組織法,現在的中選會在未經過立法通過之前,因民進黨執政,掌握政府機器,似有招致綠化中選會評議之譏。但馬英九領軍的國民黨團隊竟提出把中選會結構改為政黨比例制;這個思考完全陷於邏輯錯誤的陷阱。按此推論,大法官、各級法院的法官、檢察署的檢察官或其他組織是否都依此思考設計呢?中選會不該按政黨比例設計的理由非常簡單;中選會職司政府各項選舉作業,選舉本身就是政黨競逐執政權的時、空、力的場域,中選會是主辦單位,中選會的委員執行職務,不祗心中不能有黨派的立場,也不能代表任何政黨,遑論淪為政黨工具。如果依政黨比例分配,很可能會成為各政黨遙控的戰場,結果是造成政黨利益的分贓。難怪乎,這個主張立刻招致學者及各界的撻伐。

  二、在那天衝突的現場,我們看到連續三次集體激烈的肢體衝突,諷刺的是台上卻只有無黨藉聯盟的本土草莽型“立委”顏清標“以一擋十”的架勢護衛國民黨藉的院長王金平,另外再加上本土派的無黨藉“立委”蔡豪、林炳坤等助陣;國民黨的“立委”偶有極少數小動作的作作態而已,其他人全部站得遠遠的高喊“保護主席”的口號而已,沒有任何實質的“保護”動作,連平常被稱為鷹派的“立委”也安靜無聲;原來這是馬英九在操盤時所下的指令─“沒有命令不得動作”。

  難怪這兩天政壇盛傳,而且媒體也大肆報導:這是馬英九的陰謀,一來重新暴露民進黨的野蠻,二來不准國民黨“立委”聲援護衛王金平,以挫敗王金平的銳氣,間接達到打擊及造成王金平難堪的目的。表面上看似馬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從事後的各大媒體多對王金平寄予同情,並以顯著標題報導“馬英九陰謀論”的結果來看,恐怕是馬始料所未及,選民對他人格的質疑、對黨內的領導能力及對外手腕拙劣的看法當然都是負面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