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東盟10+6自貿區 前途無可限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0 11:28:11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泰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題為“亞洲16國籌組自由貿易區的前景”的社論,指出在菲律賓宿霧舉行的第2屆“東亞高階層會議”,1月15日簽署了一項自由貿易區協定,從此東盟10國和另6個亞洲國家領袖,支持籌組成一個全新的自貿區計畫。由于亞洲主要經濟體所協議成立的新區域經濟整合組織,總人口幾占全世界一半,經濟産值合計約9兆美元,足可和美國歐盟相抗衡,聲勢甚是驚人,無疑會引起世界其他國家矚目。但是這項由原醞釀多年的“東盟加中國、日本、韓國(10+3)自由貿易區”計畫延伸而來的所謂“東盟加中、日、韓、印度、澳洲、紐西蘭(10+6)”自貿區,在“東亞高階層會議”名下籌組,其範圍擴大、背景複雜、認知落差亦大,將來展開整合,必會有高度困難。

  社論表示,東盟10+3自貿區的說法,存在已歷年所,到2005年12月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9次領導人會議時,在擴大降低關稅與促進貿易的總目標下,先後完成簽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澳洲、紐西蘭和印度,一併要求與會。由於區域經濟整合蔚成風氣、亞洲國家應擴大影響力激蕩的結果,東盟國家在主導地位得到强力支持的默契下,允諾印、澳、紐3國加入。並於會議結束時,將沿用多年的東盟10+3自貿區領袖會,易名為“東亞高階層會”首屆會議;隨後發表所謂“吉隆坡宣言”,采納東盟立場,確認在東亞經濟一體化目標下,東盟將是今後主導一體化的力量,朝建構和北美、歐盟等區域經濟組織鼎足而立的方向前進。

  由東盟加以延伸而為東盟+6,除了强調東盟組織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無可取代的主導地位外,更有不可忽視的實質影響力。東盟+6自貿區的籌組,是日本積極謀求保持亞洲地區經濟領導者地位的做法之一。當東盟組織經過數10年磨合,運作趨于順暢,搭上區域繁榮順風車而逐漸呈現新興國家經貿自主,幷透過東盟10+1自貿協定的合作機制得擴大了在東亞影響力後。原在東亞經貿領域具一定影響力的日本,為不使其地位受不利衝擊,發言力量遭貶抑,遂多方設法,謀求突破。

  社論指出,對東盟來說,容許日本全力支持東盟10+3變為東盟10+6,由亞太16國籌組自貿區,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大國”間找到適當角色、平衡自身利益。東盟既在區域經濟整合的主導地位上有了支撑,則日本强自主張,積極將親美的大洋洲國家澳洲、紐西蘭和南亞印度加入“東亞”名下,東盟就姑予接受了。日本的做法,既扮演美國代言人的角色,在東亞高階層會上展現日本和美國利益;另又阻撓中國成為東亞政治、經濟的主導力量。因此東盟除“10+1”、“10+3”、再來1個“10+6”的“東亞高階層會”,面面俱到,似又稀釋了中國影響力。不過從所謂“吉隆坡宣言”看來,日本欲牽制中國的“東亞共同體”主張,幷未得逞,維持著由10+3延伸成的10+6構想運作,算是一種“平衡”方式。

  由亞太16國籌組自貿區,人力資源和政、經地位都有優勢,如果從此各國都能秉持“開誠心、布公道”的原則,亞洲經貿板塊當然有不可限量的前途。問題在於擬議中的16國自貿區,象徵意義遠不如東盟10+3,探討內容駁雜,想要有具體發展,殊不容易。更何況16國強的列名G7,弱的生存維艱,各方面的落差都是運作的絆脚石,談關稅减免、談外資投入、談技術合作,全屬空話。擺明要爭亞洲主導地位的日本,雖願資助8,500萬美元,就幅員遼闊的亞洲自由貿易區計畫進行研究。但是在涉及歷史恩怨、經貿利益等具體問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缺乏充分保證下,都難退讓。時下主要經濟活動已轉向東亞,印度和中國同時崛起,自由貿易協定將帶來龐大經濟效益,帶給亞洲優勢,無疑也有無數的問題難以擺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