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水災善後工作應儘速進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7 09:55:38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水災善後工作應儘速進行”的社論,指出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災後,南馬災黎陸續重返家園,擺在他們眼前的是滿目瘡夷的殘局,目前更是考驗政府如何有效的進行善後工作,以減輕災黎所承受的苦楚和損失。

  社論指出,這場被形容為百年罕見的水患,所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在水患期間當局救災無力引起的詬病,更需要當局通過有效的善後工作來彌補過失,以消除災民的不滿情緒。

  雖然私人企業界和民間組織自動自發投入救援工作,但這只是暫時減緩災黎的痛苦,更重大和全面的善後工作,則有賴政府各機構和部門配合及迅速的處理。

  社論表示,水劫後往往也是疾病肆虐的時刻,特別是食水短缺和衛生狀況,最可能導致霍亂的蔓延。由於多個災區的蓄水池無法操作,食水的供應成了災黎返回家園後面對的最大問題,加上必須有足夠的水供來清理屋子,如果水供無法迅速恢復,肯定將衍生更多問題。

  災黎在收拾殘局時,面對的另一問題是推積如山的垃圾,這更需要地方政府即刻的處理;在這垃圾堆中肯定有不少遭溺死的家禽,如果不及時清理,必危害災民的健康,甚至有爆發疫情之虞。

  社論稱,國家能源公司宣佈將為災民免費更換損壞的電錶,這自然可減輕災黎的負擔,因為他們更要面對所有遭水浸的電器不能再使用的損失,甚至浸在水中數天的電插座和電線是否仍安全,也還是未知數。

  這次的嚴重水患,對數以萬計的災民而言,可以說是損失殆盡;從住家的家具和用品、到商家貨物和工廠的機械、菜農的田園成了澤國等等、恐怕其中有些畢生的事業就此毀於一旦,他們都亟需政府給予援手,以便重建家園或事業。

  社論指出,馬六甲州政府分發了200令吉予登記入住疏散中心的災民,而副首相納吉宣佈將為災民提供財政援助,政府方面的財援必須儘速和公平的發出。況且學校開學在即,緊接著又是華人新年的到來,政府協助災黎重建家園是責無旁貸,只有早日安頓災民,才能減輕他們所蒙受的精神和財物上的損失。

  私人界和公眾在這次的水患中也發揮了社會責任精神,他們除了提供救濟品之外,也捐出數以百萬令吉的款項,這些義款必須透明化的分發,所謂不患寡患不均,每一分錢的義款都必須確保交到災黎的手中。

  社論稱,馬華副總會長蔡細歷建議中央政府成立一個基金,以協助受水災禍害的商家重振業務,這是非常適時及可協助商家擺脫困境的措施。面對不尋常的水災和波及的層面,政府應採更靈活的方式來處理,墨守成規的落伍方法已不能解決這突如其來的水患問題了。

  救災不易,善後更是艱難,各政府部門都應傾全力投入展開,從協助處理遺失的文件、修復斷橋爛路、災民面對的一千零一種問題,當局都必須給予協助和解決;這一切可能都需耗費時日,甚至當局也應考慮設立特別的統辦中心,通過統籌方式迅速讓災民重過正常生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