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比起吸大麻藝人,找辣妹政客更讓人不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1 08:53:24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大麻藝人與政治人物聚會招待所的風波最近都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在新事證陸續爆出下,風暴正不斷擴大,涉案當事人不論聲望與生涯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大麻與招待所事件可以視為“圈內文化”與“社會觀感”互相拔河的兩個鮮明事例,重新讓人反省某些特定的圈子裡常見的現象或做法,是否合宜得當。 
    
  大麻藝人們在第一時間幾乎都沒說實話,在相關檢驗結果即將出爐前,才不得不趕緊承認;結果涉案藝人手上的節目陸續遭到停演,原預定在金鐘獎頒獎的藝人也在新聞局表示“不合適”的情況下缺席;此外,更由於還有多位藝人傳出涉案,使得演藝圈內一片風聲鶴唳,頗有人人自危之勢。不諱言說,演藝圈涉毒傳聞始終未斷,部分圈內人也許在此氛圍下不夠儆醒,錯以為“大家都這樣”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少人就這樣受到同儕誘惑而相繼涉入。 
   
  然而這種圈內人不以為意的事一旦曝光,卻引發巨大的負面效應,致使多位藝人的演藝事業受到影響。可見在演藝圈裡的某種流行,在社會觀感中卻並非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最難抗拒的誘惑往往就是來自同一領域人的行為慣性,如果身邊有很多人都這麼做,某種程度來說就很容易弱化甚至麻痹身處圈內人的理性與判斷力,同流合汙也就難以避免了。 
    
  特別是,演藝工作台前光鮮亮麗,幕後卻有高度的競爭與生存壓力,如果意志力較為薄弱,或者境遇暫時不順,或許就沈迷毒品中,難以自拔了。這次涉案的某女性藝人,早就因經常狀似恍神而被外界猜測涉毒,年輕貌美、本該有不錯演藝生涯遠景的她,如今幾近形象破產,她曾代言過的公益團體雖表示不會對她落井下石,但觀眾會怎麼看她呢?又如一些素來形象還不錯,也很兢兢業業的男性藝人,因外型不算討好,在演藝圈沉浮多年後才終於掙得一片天,如今卻因大麻事件被迫暫告退場,令人唏噓之餘也不禁感嘆:在演藝圈要出頭的機會如此難得,這些人不是沒經歷人情冷暖,為什麼那麼不懂得珍惜,要自己一手摧毀大好前程?如今落下悔不當初的眼淚又有何用呢? 
    
  社論說,大麻藝人雖未能在第一時間承認所為,但至少吸毒一事在做了相關檢驗後,結果是一番兩瞪眼無所遁形;但在招待所聚會的那群政治人物,卻是到現在都還在推諉,相關政黨的放水處置也實在讓人十分“驚異”。有“立委”說:“去了不該去的地方,但沒有做不該做的事”,什麼樣的事才算是“立委”心中認為是不該做的事,實在很令人好奇;還有政治人物說沒有辣妹,但已有經紀公司簽下媒體所拍到的辣妹,準備栽培進入演藝圈,不知這些政治人物還能睜眼說瞎話到何時?種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反映的是這些政治人物錯誤的價值觀與毫不知悔改的僥倖心態,說句老實話,比起同樣是做錯事的大麻藝人,招待所政客的事後的言行讓人更為不齒。
    
  當然,這個事件真正的重點並不是有沒有辣妹,而是在於政商關係的舖陳與運作,政府的資源、公共工程是否就在這些招待所裡的杯觥交錯間被一件件利益輸送了出去?隨著招待所金主的曝光,相信外界不會輕易就讓這疑雲重重的事過關。 
    
  社論指出,一位政治人物說,因為政團很窮,所以需要募款,這種事在政治圈裡也很稀鬆平常。然而就如前面演藝圈的大麻傳言一般,政治圈內人以為是習以為常的小事,事實上卻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大事,如果這就是政治圈慣見的遊戲規則,那就必須指出這並不符合一般社會對政治人物的專業與道德期待。更何況在現今媒體發達的環境下,所有隱藏的事都很難掩蓋得了,政治人物必須思考類似這種招待所的交易模式還要維持嗎?政黨或可麻不仁地包庇,人民卻會記得這一筆一筆的帳。 
    
  或許不少專業領域至今都存在若干已習以為常的做人或喬事文化,然而,這兩個案例提醒人們,不要不知不覺淹沒在自己圈子的“陋習”中,讓自己陷入危機而不自知;更千萬不要迷信或迷糊於所謂的“圈子文化”,以為“大家都這樣,我這樣又有何不可?”別忘了,在某些領域裡盛行的事,出了這個圈子,很可能就成了毀損前途的票房毒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