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宏:藍軍候選人無法跟上支持者的期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8 00:47:24  


蘇嘉宏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作者 蘇嘉宏)北高市長選舉結果一如現狀,仍然是台北市由國民黨、高雄市由民進黨繼續執政,不管喧鬧多久,一切還是回到原點,這個延續過去的現狀讓兩黨的高層都能暫時獲得喘息的機會。台北市的謝長廷其實應如媒體所說的“小輸為贏”,輸了反而可以累積更多的能量,在下一屆“總統”選舉時捲土重來。謝長廷與弊案纏身、欠缺誠信的陳水扁清楚切割後,國民黨在台北市竟被追近超過十六萬六千票,在這種原本有利於泛藍的大環境形勢下,結果雖是贏了,裡面透露出來的警訊馬英九該不該警惕?

  十二月九日晚上,不同於高雄市黃俊英競選總部的滯悶氣氛,台北市郝龍斌競選總部則是歡騰熱烈。郝龍斌的台子上站滿了國民黨的達官貴人,但是透過電子媒體即時轉播其中幾幕之後,猶在黃總部引頸等待的高雄市藍軍支持者心中頓時由疑惑突然轉而充滿悲憤。

  郝龍斌在選舉過程中,面對謝長廷、宋楚瑜一連串攻擊、質疑有關郝家私宅水電費、價購過程等問題,完全和他父親郝柏村切割;等到當選後,一切卻都可以歸功於他父親,郝柏村這時候竟然也得意忘形地上台,郝龍斌則更是激情地喊出:“報告總長,我把山頭攻下來了(其實他只是很難看地守住而已)!”另外一幕,黃俊英競選總部的主任委員江丙坤,不僅選舉過程中從頭到尾只是來高雄市沾沾醬油,身為總部主委竟連開票的晚上也未在高雄市露面,不僅沒有“共赴國難”,當晚高雄市的藍軍支持者竟然還在黃俊英的總部中,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江丙坤竟然現身在郝龍斌的台子上,緊緊地站在郝龍斌的身邊,一起享受祝賀當選的掌聲與歡呼!

  郝柏村父子兩代在幾任“總統”更迭、政黨輪替過程中,始終享有榮華富貴,類似郝家這種國民黨高官政客第二代的傳承,反對者的嫌惡、支持者的心冷不能單只是用“省籍情結”來詮釋開脫,在獲得國民黨提名參選的北、高兩市市議員中也可以看出“家學淵源”的端倪,這象徵著國民黨內的外層往內層、下層往上層流動的機制阻滯,這種“官廷路線”、“關係作用”的現象完全沒有因為馬英九的上台領導而改變,“總統是三級貧戶出身”在國民黨內過去、現在和可預見的未來終就不過是一則神話。

  馬英九不會是“外省人栽培本省人”、“扶植新世代接班人”、“人越用越多”的蔣經國先生,看來在改變“幹部黨”的國民黨體質為“群眾黨”的黨內體制民主化的努力,至今交出來的也是一張不及格的成績單,連地方黨部主委都至今不能實現基層黨員直選,這些主委五日京兆,一個換過一個,卻始終都是從台北來高雄市沾一下醬油的,花了很長時間還不一定熟悉地方就再見了。國民黨不能民主化,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因循怠惰,不能一新選民耳目,從中央到地方政經資源依然長期被特定老化的派系家族與黨幹部聯手壟斷把持,“太子黨”的社會印象一日沒有洗刷,國民黨就一日不能走出現狀困境,開拓新局!

  在許多藍軍的眼中,郝龍斌洗脫不了參加扁政府為陳水扁背書的“政治投機者”罵名,既在連宋選“總統”時郝龍斌為保官位,默不作聲,又在選舉過程從不見其明確地批判扁政府,在政黨對決的態勢下,郝龍斌本來在黨內初選的黨員票就嚴重落後,開票結果也證明自己根本無力守住藍軍固有票盤,遑論開拓。若無馬英九光環加持,郝龍斌還要輸更多;在台北市這場“馬英九的信任投票”中,馬英九的“第三次選台北市長”其實是被自己和郝龍斌拖累,因而輸給了四年的他自己!

  黃俊英是個溫和的學者,但他的過度溫和甚至引起藍軍支持者對他產生“藍皮綠骨”的疑慮,在市長選舉這種政黨對決中結果證明,黃俊英完全無法喚起藍軍支持者的危機意識、投票熱情,而他與人為善的用心也沒有換來對手的寬待。高雄市近四年人口成長了六萬餘人,民進黨的票數卻比上一屆少了六千多票,這四年之中,深藍的眷村老兵自然凋零絕對不只一千人,而黃俊英卻比他上次參選多出了一萬多票,選民結構性微調很難察覺和掌握,但是選舉是“結果導向”的,輸就是輸,過程怎議又如何?高雄市的藍綠選票結構一直是旗鼓相當,雙方“一半對一半”的態勢長期以來非常固定,只是泛綠略略大於泛藍一些,一些相當流行的類似“高雄市是泛綠的票倉”、“中間選民傾向決定”的說法,根本經不起驗證!

  就泛藍的一方而言,“藍軍要贏,只能贏五千;要輸的話,最多也只會輸兩萬!”,這個說法從過去至今,很難改變,民調揭露的黃俊英大幅領先陳菊數字,其實相當程度地誤導國民黨中央和地方黨部、黃俊英競選總部。黃俊英陣營主將羸弱、組織凌亂、募款無方、氣若游絲、各自為戰、內部區隔、樁腳背叛,其實一開始就應該是要輸兩萬的,但是陳水扁在投開票所前對媒體直接發言,暗示加抹黑,適法性問題還待釐清,但是此舉可能反而刺激當天藍軍的投票積極性,拜陳水扁之賜,或許也沖淡了來不及全面發酵的“走路工”衝擊?不論如何,黃竟能將差距拉近到1114票,大家看到結果是民進黨贏,“結果導向”下,種種說法必定會遮掩了陳水扁這個票房毒藥的負面作用,反而會推論陳水扁“回神”了,至少陳水扁和他的同黨也會這樣相信。 

  高雄市投票率只有67.93%,不如預期的70%,民進黨33-35%的基本盤開出之後,國民黨其實完全沒有催出選票。馬英九在黃俊英選前雖然花了幾天的時間在高雄,但是事前既不接受建議出來公開嗆聲:“如果輸了高雄市我就辭黨主席”,投票當天出事情也沒有立即趕回到高雄市力挺、背書黃俊英的清白,選輸了也沒選擇到高雄市站在黃俊英的台上和失落的藍軍支持者一起“共赴國難”。這種輕易就可感受到“重北輕高”、“從台北看台灣”的馬式風格或國民黨失敗邏輯,這令人不禁深深感慨黃俊英輸得其實一點都不冤枉!馬英九的政治判斷能力,看來真的有問題!

  另外,誰也不會否認,貴為國民黨副主席的江丙坤是個好人,但是這個好人對高雄市完全不熟悉,他為什麼會是黃俊英競選總部的主任委員?這個決定誰做的?國民黨高層至今沒有向自己的支持者說明過,似乎也沒有檢討、說明的意願?競選總部主任委員通常要扮演“仁義天下”的角色,至少也要守住家門,讓來客知道這宅子裡頭是有大人在家的,或者幫候選人跑行程,至於在檯面下“喬”事情,更不在話下。凡此種種,江丙坤始終不在高雄市坐鎮,一律沾不上,選舉就以些微差距結束了;很可能在江丙坤主觀認知中,勝敗他不必負什麼責任,但是如果國民黨高層這些坐大位的人都能多一點點努力,或許結果就會不同吧?敗選後,直接輔選失利的副主席、秘書長、組發會主委、書記長依然不動如山,這個黨還有沒有功過是非、自省能力?泛藍支持者失落之餘心中不免有此一問!

  相對於此,胡志強、邵曉鈴意外在選戰中喚醒一種人性溫暖、家庭價值,選前一天只有胡志強甘受“消費邵曉玲”之罵名,不顧一切、不計較個人得失,製作影片力挺黃俊英到底,胡氏夫婦堅強剛毅,令人敬佩。未來視其個人意願與健康狀態,必將在藍軍支持者中成為新的共主。郝龍斌的投效扁營的政治投機前科、黃俊英的“溫良恭儉”而“讓”,藍軍北高市長候選人一些類似“歷史忠誠度”、“戰鬥指數”、“統合戰力”等等不能符合藍軍支持者期待的自身先天、後天缺陷,“不夠藍”、“不夠純”、“不夠力”無法跟上支持者對藍軍的“品牌期待”,致使藍軍動能不足,不要怪別人奇招“奧步”多,藍軍自家人不出來投票才是失利的主因。(作者蘇嘉宏 輔英科技大學教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