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有利增信釋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5 12:03:13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天在北京開幕。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兩國加強戰略經濟磋商,增信釋疑,不僅有助解決雙方經貿方面的摩擦,也會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對世界經濟發展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社評表示,這次歷史上規格最高的中美經濟官員對話,也因為中國入世過渡期的結束,而被賦予重要意義。過去,中美分歧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安全領域,近年來,中美在經濟領域的摩擦日益頻繁和突出。美國在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上不斷向中國施壓,並有政治化的趨勢。兩國舉行戰略經濟對話,有助防止經濟問題政治化,並可勾勒出未來中美關係發展的路線圖。

  近年來中美分歧的關注點不同,美方最關注的是人民幣匯率,而中方最關注的是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經貿摩擦被政治化。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美雙方作出長期的努力。實際上,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中美貿易順差問題。而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貿易逆差與順差、貨幣升值與貶值的經濟意義,已經改變。逆差和貶值不一定吃虧,順差和升值也不表明賺錢。

  社評指出,人民幣升值過快,意味着美元進一步貶值。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出口到美國,很大一部分換來的是美國國債的“借據”。國際貨幣組織數據顯示,自2000年10月以來至今,美元匯率已經下跌了35%。依此計算,中國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元資產,實際已經縮水數以千億計。

  對於中美出現巨大貿易順差,美國一些國會議員要求徵收中國商品27.5%關稅,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若得逞,將使美國公民至少三分之一的廉價生活商品,被提高27.5%的價格。中國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購買的美國國債,對維持美國經濟增長意義重大,等於是借錢給美國國民消費,刺激了美國經濟增長和轉型。事實上,大量輸美產品,都是美國企業的貼牌加工產品,美國企業賺取了九成利潤,中方賺一成加工費。

  社評總結,中美經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處於共生狀態。因此,中美雙方都應以負責任大國的氣魄和眼光,本着合理分擔責任義務、分享收益的原則,更好地協調和理順相互經濟關係。此次戰略經濟對話表明,美方認識到像過去那樣依靠施壓手段解決兩國間的經濟問題,已經不合時宜。美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意願顯著增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