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建供銷社并不意味著重走老路
http://www.CRNTT.com   2022-11-08 19:46:30


 
  更進一步,不僅不能把供銷社和計劃經濟畫等號,而且還要看到,重建供銷社本身就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充分見證了市場經濟的力量。但市場經濟一直沒有完全淘汰供銷社,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中國太大了,在廣袤分散的農村市場,市場資源配置是有所不足的。直到現在,廣闊的農村市場依然能够容得下供銷社和各類市場主體共同發展。在這些地方,更應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兼顧效率和公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最後,供銷社再度“走紅”,體現了國家對於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如同中國郵政一樣,供銷社歷經長期發展,具備以流通骨幹企業為支撑、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三級縣域流通服務網絡,這使得它擁有點多、綫長、面廣的網點優勢,在縣域鄉村的末梢環節,有望發揮出一定作用。梳理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反複強調發揮供銷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意圖已相當清楚:現在重建供銷社,主要是指縣以下的基層供銷社;供銷社的定位,就是要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發展成為農服務的組織。

  簡言之,在政策意圖裡,供銷社要助推鄉村振興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供銷社要主動謀劃綜合改革,找准在鄉村振興中的定位和作用,不斷拓展服務的寬度、廣度、深度。另一方面,我國縣域常住人口約7.4億人,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全國總體消費市場的38%。供銷社抓住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機遇,有利於帶動農村消費提質擴容,助力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因此,供銷社不是傳統的、僵化的、一成不變的,而是現代的、靈活的、與時俱進的,要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努力探索符合合作制理念和市場經濟取向的供銷合作社新體制。(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