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範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的意見》,要求各地持續深化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准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
隨著建設發展加快,人口的流動、要素的流動隨之加速,群衆對政務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區域之間的“壁壘”、數據交換的“鴻溝”多為辦事群衆詬病。“跨省通辦”改革能有效避免“多地跑”“折返跑”,真正讓政務服務惠民便民利民。
擴大服務事項,做好“跨省通辦”的加法。《意見》明確指出,要按照需求量大、覆蓋面廣、辦理頻次高的原則,新增異地電子繳稅、開具稅收完稅證明、單位社會保險費申報、臨時居民身份證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和待遇申請、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結算等22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這些都是涉及群衆切身利益、服務需求急迫的事項,涵蓋稅收、社保、醫保等多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為辦事群衆提供便利。要在先期試點的基礎上,全盤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堅持“應辦盡辦”的原則,循序漸進做好“跨省通辦”的加法,進一步拓展範圍和深度。
提升服務效能,做好“跨省通辦”的減法。“跨省通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方便群衆辦事,讓政務服務更加回歸“服務本質”,如果還是需要開各類證明、走各種程序,那群衆的感受會“大打折扣”。要以“跨省通辦”改革為契機,改進辦事服務體驗,提供更加簡單便捷、好辦易辦的“跨省通辦”服務,把可要可不要的證明去掉,把可走可不走的程序省掉,對申報資料進行精簡、對規定時限進行壓縮。同時,要在宣傳引導上下功夫,制作發放《辦事指南》,將申報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聯系(投訴)電話等信息進行公開公示,讓群衆清楚知道怎麼辦、哪裡辦。
加強服務支撑,做好“跨省通辦”的乘法。任何一件改革事項,都需要有政策支撑和技術支撑,才能達到科學完備、穩定高效的效果。要完善“跨省通辦”事項標准和業務規則,加快制定完善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的業務標准和操作規程,確保“跨省通辦”具體明確、有章可循。要加強“跨省通辦”平台支撑和系統對接,推動各地政務服務平台深度融合,增強數據共享支撑能力,讓數據“多跑路”、群衆“少跑腿”。同時,要探索推行一窗通辦、幫辦代辦、引導教辦等服務方式,把好事辦到群衆“心坎上”,實現辦事群衆的獲得感呈“幾何倍數”增長。(來源:中青在綫 作者: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