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僅61平方米,啥情況?
http://www.CRNTT.com   2022-08-18 16:17:07


 
  今年准備在北京買房的張力,一個月內看了80多套房,他曾看了一套1993年建成的房子,建築面積55平方米,套內面積46平方米;而另一套2004年的房子,建築面積63平方米,套內面積卻只有45平方米。

  有受訪者表示,花那麼多錢買的房子,可能又將近三分之際甚至更多的錢都落不到自己的房子上,很難接受。

消費者能靠自己算清公攤面積嗎?開發商:不可能

  據央視網微博,金科地產集團副總裁方明富表示:“由比如門廳、電梯井、樓梯道、通風管道,以及包括為本棟樓服務的,比如說房頂有那種二次加壓的消防水箱,以及包括還有一些房頂的有些那種,比如說消防的一些設施,都算本棟樓的公攤面積。這是本棟樓的,實際消費者來測量、計算,都是非常複雜而且極其困難。所以,消費者來測算公攤面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專家表示,由於公攤面積的計算太過專業,消費者難以分辨,給開發商和測量機構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

  圍繞公攤面積,還有一筆糊塗賬。小區中司空見慣被出租出售的地下車庫、內部經營性場所等,是否被算在了公攤面積中?在一些答案為“是”的小區,出租出售的收益理應由全體業主共享。但在現實中,能够將業主公攤面積經營收益返還的情況極少。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一些小區,就地下車庫是否應該收費,開發商、物業與業主爭論不休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