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糖水爺爺”遭網暴,好事是如何變壞的?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18:04:58


 
  可見,網暴者并非千人一面。對於他們的理解,顯然不是一句簡單的“鍵盤俠”所能概括的。作者提出:網暴者可能并不是一種人,而是一種“狀態”,它來自人類自身對關注的渴求、對暴力的熱衷和對娛樂的追逐。作者認為,要治愈這種“狀態”,學會如何去愛,不妨從留下一條友善的評論做起。

  老人賣廉價的兩元糖水,糖水質量就必定有問題;六七十歲還在擺攤,就一定有坎坷遭遇……很多網友表示實在不明白網暴者的“腦回路”:為何他們總愛無端猜忌、惡意揣測,遇到好事非要“等反轉”?

  對於這種現象,光明網評論員文章分析道:“不能說這樣的推測是帶著惡意的,但它至少反映出,大家對‘遠方’和他者的認知是偏狹的。”“互聯網的普及,或者說綫上生活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喪失對‘遠方’及遙遠的他者的共情,缺乏對‘遠方’世界的多元理解。”“很多人關心世界,但心靈卻并沒有變得那麼開放。”

  另外,在互聯網的傳播機制下,語言暴力的破壞性和殺傷力也會加大。“糖水爺爺”在接受采訪時就說:“9萬人都說不衛生不幹淨,我心裡像插把刀一樣。”事實上,這9萬人中,可能很多都并未經過嚴肅思考,只是從衆心理下的點贊和跟評,這也反映了網暴對極端情緒的放大。中國傳媒大學王四新教授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表示:“超大規模的網民人數,使網絡環境更加複雜,網民對待相同信息反應也會不同。網民素養參差不齊,被信息洪流席卷并反複橫跳,大概率成為網絡暴力的幫手。”

  當複雜的心理機制與傳播效應交織,網絡暴力問題何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